金葉風箱果扦插繁殖與管理

發(fā)布時間:2024-02-27
金葉風箱果為薔薇科風箱果屬落葉灌木,株形直立,高3米,多分枝呈拱形,小枝光滑無毛,冠形開展。單葉互生,葉片三角狀卵形至寬卵形,通常3裂,葉長4厘米至8厘米,寬3厘米至7厘米,葉色金黃。傘房花序生于枝頂,花蕾紅色,花瓣白色略帶粉紅色,花期6月至7月。蓇突果卵圓形,果期7月至8月。
風箱果原產(chǎn)于我國河北、黑龍江等地,喜光,稍耐庇蔭,抗雪壓、耐寒、抗風能力強,耐鹽堿地,不耐水漬。金葉風箱果由日本引進,在沈陽、北京、陜西、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重慶、江西試種成功。葉色金黃,樹冠美觀,萌芽力強,春夏秋季金色葉片布滿枝條。夏季花序密集,花色淡雅,入秋果實變紅,美麗動人。其耐修剪,易整形,生長快,抗性強,病蟲少,對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耐干旱、耐鹽堿地,可用于綠籬、假山旁、路旁、海岸種植,是優(yōu)良的觀葉、觀花、觀果植物。
商品苗規(guī)格 穴盤苗 穴盤72孔,寬27厘米、長54厘米、深5.5厘米。成苗規(guī)格:新梢長5厘米,根系發(fā)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6個月,成品率95%。
網(wǎng)袋苗 網(wǎng)袋直徑4厘米,深6厘米。成苗規(guī)格:新梢長5厘米,根系發(fā)達,基質(zhì)不散,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6個月,成品率95%。
色塊苗 容器口徑12厘米、深10厘米。成苗規(guī)格:苗高30厘米,一級分枝2個以上。成苗時間:從穴盤苗或網(wǎng)袋苗移入容器開始至出苗6個月,成品率95%。
矮籬苗 容器口徑26厘米、深21厘米。成苗規(guī)格:苗高60厘米,冠幅40厘米,一級分枝2個(含)以上,二級分枝4個以上,冠幅勻稱。成苗時間:從色塊苗移入容器或移栽到大田開始至出苗10個月,成品率95%。
高籬苗 容器口徑26厘米、深21厘米。成苗規(guī)格:苗高120厘米,冠幅60厘米,一級分枝2個(含)以上,二級分枝4個以上,三級分枝8個以上。成苗時間:從色塊苗移入容器或移栽到大田開始至出苗24個月,成品率95%。采穗圃
圃地 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土質(zhì)疏松,微酸性、中性至微堿性的圃地,苗床床面寬120厘米。
移栽 于11月上旬至翌年3月進行移栽,移栽株行距35厘米,每畝種植3500株。
管理 移栽當天及時澆透定根水,以后視天氣狀況,保持土壤濕潤。如果連續(xù)雨天,要及時排水。維持全光照條件,促進穗條木質(zhì)化。移栽之后15天開始,3月至8月,每隔半個月撒施1次尿素或復合肥,每次每畝15公斤。及時松土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結。
病害防治 主要有炭疽病,要及時防治。炭疽病為炭疽菌引起,危害葉片,形成褐色病斑,后期灰白色,在病斑上有輪生小黑點。防治方法:控制密度,保持室內(nèi)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病葉,集中燒毀。發(fā)病初期控制噴水量,增強生長勢,減輕病害發(fā)生程度。發(fā)病初期可噴灑疽休1000倍液,或噴灑火把800倍液,每周1次,連噴兩三次。
扦插繁殖 剪穗 當穗條生長到半木質(zhì)化程度時剪穗,1年剪穗1次。剪穗條時間為9月上旬。保留母本高度:地栽當年的母本,剪穗高度15厘米;2、3和4年生母本,剪穗保留母本高度分別為25厘米、30厘米和35厘米;對5年生及以上不再當作母本,可培育成高120厘米,冠幅60厘米的高籬苗,也可在2月份采取平茬措施,促使母本基部萌發(fā)復壯,提高穗條質(zhì)量。剪穗條長度:3.5厘米,保留1片葉片,剪去半張,既要滿足光合作用所需的葉面積,又要保證單位面積的產(chǎn)苗量,上端剪口離頂部葉腋上方3毫米,基部平切口。
材料 采用穴盤和網(wǎng)袋,穴盤為72孔,寬27厘米、長54厘米、深5.5厘米;網(wǎng)袋直徑4厘米、深6厘米?;|(zhì)配方:泥炭∶蛭石∶珍珠巖按5∶4∶1比例配制。干容重0.20,總孔隙度87.05%,最大持水率4.15。ph值5.98,ec值0.56。扦插大棚高架苗床,寬度168厘米,床面鋪地布,橫向放3只穴盤;網(wǎng)袋盛放托盤的孔內(nèi)。床面、穴盤、網(wǎng)袋、托盤和基質(zhì),用高錳酸鉀800倍液消毒。扦插完畢,澆水后再噴1000倍液多菌靈,預防病害。采用“森生1號”植物催根劑,濃度:“森生1號”植物催根劑1克,用酒精50毫升溶化30分鐘,兌水600毫升,穗條基部速蘸2秒。每穴或每個網(wǎng)袋扦插1個穗條,深2厘米,扦插后立即澆透水。待葉面晾干后,噴1次1000倍液的多菌靈。然后蓋上塑料薄膜,用竹片插成小拱棚,薄膜四周密封,使棚內(nèi)空氣濕度保持95%以上。大棚頂上有遮陽網(wǎng),在苗床上方(高2米)架設二道遮陽網(wǎng)。同時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當塑料薄膜內(nèi)空氣溫度達38℃以上時,要在二道遮陽網(wǎng)下方進行噴霧降溫。特別是晴天高溫時,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每隔半小時要噴霧1次。在平時要每天要檢查基質(zhì)濕度和小拱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保持95%以上),視天氣狀況,及時補充水分,一般每隔7天至10天澆1次水。
煉苗 扦插后約40天,95%左右的穗條已發(fā)根就開始煉苗。逐步揭除薄膜,先兩頭揭開通風2天,然后在傍晚或陰天全部揭開。揭開后要在小拱棚上面蓋上一層遮陽網(wǎng),兩天之后可以全光照管理。扦插后10天,開始第一次噴葉面肥。以后每隔7天至10天,澆水之后噴施1次葉面肥,用綠芬葳1000倍液噴施,也可用0.2%尿素噴施或澆施。結合防病,用1000倍液代森錳鋅噴霧。
商品苗生產(chǎn) 穴盤苗 將穗條扦插到72孔的穴盤(寬27厘米、長54厘米、深5.5厘米)中,經(jīng)6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穴盤苗:新梢長5厘米,根系發(fā)達,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95%。
網(wǎng)袋苗 將穗條扦插到網(wǎng)袋(直徑4厘米,深6厘米)中,經(jīng)6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網(wǎng)袋苗:新梢長5厘米,根系發(fā)達,基質(zhì)不散,植株健壯,無病蟲害,成品率95%。
色塊苗 將穴盤苗或網(wǎng)袋苗移入容器(口徑12厘米、深度10厘米)中,經(jīng)10個月的精心培育,形成色塊苗:苗高30厘米厘米,一級分枝2個以上,成品率95%。
矮籬苗 將色塊苗移入容器(口徑26厘米、深21厘米)中或移栽到大田里,經(jīng)10個月的二次修剪和精心培育,形成矮籬苗:苗高60厘米,冠幅40厘米,一級分枝2個(含)以上,二級分枝4個以上,冠幅勻稱,成品率95%。
高籬苗 將色塊苗移入容器(口徑26厘米、深21厘米)中或移栽到大田,經(jīng)24個月的三次修剪和精心培育,形成高籬苗:苗高120厘米,冠幅60厘米,一級分枝2個(含)以上,二級分枝4個以上,三級分枝8個以上,成品率95%。
上一個:0402WGF5600TCE現(xiàn)貨采購,參數(shù)及規(guī)格書
下一個:廣東為何對普洱茶情有獨鐘?廣東人為什么會有深厚的普洱茶文化?

顯示器的接口有哪些,功能對比(顯示器的各種接口)
紅米1s密碼忘記了怎么解鎖(紅米1s忘記屏幕密碼怎么解)
建筑物的地下室的質(zhì)量控制
word的主控文檔設置不了(word怎么設置主控文檔)
園林樹木的管理與防治病蟲害
壓縮比、過壓縮、欠壓縮,你分得清嗎?
干財務的適合用蘋果電腦嗎(蘋果電腦能用財務軟件嗎)
解密300年普洱茶貢茶制作技藝
RFID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一次安裝打印機電腦無法添加打印機(電腦添加打印機安裝失敗怎么回事)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