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小時候每逢暑假寒假的時候,都會跟隨著大人們?nèi)ジ鞣N地方游玩,品嘗各個地方的美食,但是不管這些地方近管對于我都有不小的吸引力,但是都并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唯獨廣東確是成為了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什么呢?因為廣東的獨特的又奇葩的飲食文化讓我從此愛上了它。
去過廣東的人都知道,他們每天都會有喝早茶的習慣,去到茶樓,吃點心前先喝一杯溫熱的普洱熟茶,廣東人喝早茶傳統(tǒng)喝法是一盅兩件,粵語里古漢語成份頗大,保留了古漢語里言簡意賅的精華,一盅指的是茶杯,兩件指的是兩籠點心。街坊早茶店里常見退休后的老人約伴一起喝早茶,他們就比較標準的執(zhí)行了一盅兩件一張報紙一坐半天的標配。
飲茶自娛交流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有一種館子叫“一厘館”,木桌板凳設(shè)備簡陋,供應糕點,開口掛個木牌子,寫上“茶話”兩個字,為客人提供歇腳敘談吃東西的場所。后來出現(xiàn)了“茶居”,“居”就是“隱”即躲起來,稍微“高級“些,為有閑的人提供消磨時間的去處。后來“茶居”規(guī)模擴大,由“居”進化到“樓”,最后換馬甲為茶樓。當年經(jīng)營茶樓的,往往買下土地建幾層高的茶房,全棟用來經(jīng)營大型茶樓,大茶樓越來越多,廣州人慢慢也就有了上茶館的習慣和風氣,而這種習慣從古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也未曾改變。
廣東為何對普洱茶情有獨鐘?
廣東地處南方,廣東人的普遍飲食清淡,好過夜生活,睡眠較晚,火氣偏旺,在這種情況下,喝普洱茶就能達到降火的功效。因此,普洱茶深得長壽老人的喜愛,又稱“壽星茶”、“伯公茶”。很多茶性涼,然而普洱茶暖胃不傷胃,這點,熟普洱茶尤為明顯。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普洱茶味苦,解油膩、牛羊毒……刮腸通泄”的記載?,F(xiàn)代科學證明,普洱茶中含有他汀類物質(zhì),因此在降血脂方面有特別功效。
廣東的溫濕度比較高,這樣的環(huán)境提高了酶的活性,再加之一部分微生物的參與,隨著時間的流逝,普洱茶湯色會變?yōu)閷毷t,陳香獨特且其釋放出來的果膠、皂甙及咖啡堿等等都是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品飲口感飽滿且滋味多變,持久耐泡,韻味無窮且具有陳香,地域的特殊性加上廣東的天氣環(huán)境因素,造就了廣東源遠流長的普洱茶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