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梗海棠又可以稱為貼梗木瓜、鐵腳梨、皺皮木瓜、湯木瓜、宣木瓜等,屬于薔薇科植物,其果實可以人藥,有驅(qū)鳳、舒筋、活絡(luò)、鎮(zhèn)痛之功效,有“百益之果”之美譽,同時還可以作為觀賞植株。今天小編就來說說貼梗海棠育苗技術(shù)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1 形態(tài)特征
貼梗海棠主要分布在我國產(chǎn)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植株高達(dá)2m,小枝圓柱形,葉緣有尖銳細(xì)鋸齒;花兩性,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放,花色為鮮紅色,花朵緊貼在枝干上,故名貼梗海棠;梨果球形至橢圓形,黃色或帶黃綠色,果梗極短或近于無梗;花期3-5月,果期9-10月。
2 生物學(xué)特性
貼梗海棠要求光照充足,較耐寒、耐旱、耐瘠薄,主要生長在山坡、林邊、路旁,對土壤適應(yīng)性強,分蘗能力強,耐修剪,易造型、整形。
3 育苗技術(shù)
3.1 種子準(zhǔn)備
在十月份將成熟果實采集回來切開,掏出種子后,將種子陰干備用。
3.2 種子處理
在11月份底或者12月初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2小時后進行沙藏催芽,第二年春天,當(dāng)40%的種子裂嘴吐白時,及時播種。
3.3 整地作床
育苗地選在通風(fēng)、向陽、地勢較平且具有灌排條件的沙壤土。先年秋天進行預(yù)整地,整地時每畝地施入腐熟有機肥4000kg/hm2、硫酸亞鐵粉末750kg/hm2,耕作深度要在30cm以內(nèi)。耙平后整成高床,寬1m,長都根據(jù)地形而定,床間留40cm 寬的步道,也可兼用排水。
3.4 開溝播種
早春用線繩放好線后開溝條播,溝深4cm,播幅6cm,行距35cm,開溝要平坦。播種時下種要均勻,做到種子不重疊、不偏離播種溝,下種量控制在150-165kg/hm2,播后要用消毒后的稻草覆蓋。
3.5 田間管理
3.5.1 水肥管理
播種后根據(jù)土壤墑情適當(dāng)補充水分,幼苗出齊前經(jīng)常保持床面濕潤,預(yù)防種子芽干和幼苗日灼。待小苗出齊后在早晚澆水,澆水時要澆透、澆足,若有積水要及時排水,待幼苗木質(zhì)化后要逐漸將稻草撤除。
在6-7月份追施2次氮肥,8-9月份追施2次磷、鉀肥;在苗木根系附近開溝后將肥料施入并用土覆蓋,用量為60-75kg/hm2,追肥后要適當(dāng)澆水;葉面追肥宜在陰天或潮濕的早晨進行,將肥料噴施在葉子正反兩面;尿素的濃度為0.4%左右,過磷酸鈣濃度為0.8%左右,使用量為30-37.5kg/hm2。
3.5.2 松土除草
澆水及雨后,及時松土除草,行間草結(jié)合松土進行,可減少雜草爭水、爭肥和土壤板結(jié)。
3.5.3 間苗補苗
根據(jù)苗木生長狀況要及時間苗和補苗;間苗對象為病苗、受傷苗、弱苗和非常稠密的苗木;補苗要選在陰雨天或傍晚進行,補苗后應(yīng)及時澆水,必要時可適當(dāng)遮陰。
3.5.4 病蟲害防治
(1)常見的病害有銹病、褐斑病,防治措施如下:
在栽植貼梗海棠過程中要加強肥水管理,培養(yǎng)健壯植株,提高抗病能力;噴施 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 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顆粒 1 000 倍液或 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進行防治。
(2)常見的蟲害有梨冠網(wǎng)蝽、桃蚜和萍實巢蛾,防治措施如下:
發(fā)病期噴施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3%啶蟲咪乳油 2 000~2 500 倍液、殺螟松 1 000 倍液或二氯苯醚菊酯2000倍液進行防治。
關(guān)于貼梗海棠育苗技術(shù)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