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漁父篇》云:“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愚者反也。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真”即是不事雕琢、質(zhì)直平淡的自然狀態(tài),是大道的體現(xiàn)。
“真”有三層含義,其一是真誠,沒有矯飾,沒有虛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是真情流露;其二是自然。自然而然,無為而無不為。司空圖這樣描寫“自然”的特征:“俯拾即是,不取諸鄰”。自然的特點是隨手拈來,不加雕琢。雖對客觀事物進行藝術(shù)加工卻不見加工的痕跡,仍然保持了事物的自然形態(tài)的美的本色,“豪華落盡見真淳”。其三是真性、真道、真德。
在茶事過程中崇尚本真,自然,不事雕鑿,質(zhì)樸無華,返樸歸真。茶人之間講究真誠、坦誠、率直。從茶的真香、真味體悟其自然之性,從而通達大道。
茶有真香、真味,“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文震亨《長物志》)“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朱權(quán)《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