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耕改土。水是組成茶樹有機體的重要成分,深耕改土,可以蓄水、保水,確保茶樹根系生長發(fā)育良好。深耕時,表土、心土不要打亂,分別放在內側和外溝,填上時表土入溝底,心土鋪上面。深耕的深度需在50厘米以上。 2、移栽。移栽時間要因地因品種而定,一般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中旬,或秋末冬初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宜選擇陰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氣移栽,要避免在刮西北風的晴躁天氣或下雨天氣移栽。采用單行條植法,行株(叢)距1.5~0.33米,每畝用苗4000余株(3株為一叢)。種植溝內每畝施菜籽餅肥400千克、腐熟畜禽糞2000~4000千克。種苗應選擇1~2級苗,起苗前1~2天澆灌一次透水,使苗床土壤濕潤,以減少起苗根系損傷。起苗時根系帶土,帶土移栽,適當深栽(埋沒根頸處為適度),不露須根,舒展根系,適當壓緊,澆定根水,基部蓋松土,鋪草覆蓋。
3、幼苗期管理。勤鋤草、勤澆灌,施薄肥,及時防治病蟲,以達到保苗、齊苗和壯苗。幼齡茶園須人工鋤草,禁用化學農(nóng)藥,年除草4次,對多年生茶苗,盡可能先在苗際30厘米范圍內用手拔草,防止松動茶苗,影響生長,后在行間進行鋤草。
4、定型修剪。主要是抑制茶樹頂端優(yōu)勢,促進分枝生長,增加分枝層和枝數(shù),培養(yǎng)形成豐滿樹冠,這是茶樹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的基礎措施之一。幼齡茶樹必須進行三次定型修剪,不同品種,生長習性不同,故整枝修剪技術也不同。一般第一次離地面20厘來處剪出主枝;第二次培養(yǎng)骨干枝,在樹高超過35厘米時剪口離地面30~35厘米;第三次形成豐產(chǎn)樹冠骨架,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的基礎上提高15厘米,要求剪平,剪去弱枝和病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