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時,古丈縣雙溪鄉(xiāng)的產(chǎn)茶大戶田勇敢心里七上八下:年紀輕輕的李專家雖說是省里派來的,可聽了李專家的勸說投進去1萬多元錢買制茶設備,還以每公斤2元的高價請人收夏秋茶,不知會不會打水漂?今年此時,田勇敢遇上了甜蜜的煩惱:要是還有幾套制茶設備就好了,自己能多賺點,鄉(xiāng)親們送來的夏秋茶也能多收點,不至于搞得收茶還要分指標。這一切,都是青龍茶帶來的。
青龍茶是什么?簡單說就是去掉紅鑲邊的烏龍茶,有著烏龍茶獨特的花果香氣,卻如綠茶般葉綠水綠。這去除紅鑲邊技術還是全國唯一,已經(jīng)申請了發(fā)明專利。為了讓田勇敢和青龍茶搭上線,省農(nóng)科院茶葉研究所的李健權很花了一番心思。
前年底,作為全省首批科技特派員,李健權來到了偏僻的古丈縣。到任后一個月他跑遍了聞名的茶鄉(xiāng),發(fā)現(xiàn)茶農(nóng)一般只采清明前后的春茶,因為這時的茶葉價格高,而夏秋兩季的生茶基本上沒有人采摘,導致近700噸的茶葉白白長成老樹葉。為何不采夏秋茶?因為夏秋茶的氨基酸含量低,茶多酚含量相對高,口感苦,也就賣不起價,加上氣溫高,更沒人愿意干活。要改變夏秋茶的命運,唯一的辦法就是創(chuàng)新制茶工藝。
很快,見多識廣的李健權理清了創(chuàng)新思路,開始從茶農(nóng)中物色合作者。40多歲的田勇敢進入了他的視野,這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人大代表擁有百多畝茶園,又曾獲得縣里“茶王杯”比賽的制茶亞軍,經(jīng)常和李健權聊起制茶技術。不過,從勸說到說服,時間過去了三個月?!伴_始擔心呀,以前從沒炒過夏秋茶,卻要投入上萬元,我整整考慮了兩三個月,最后想到李健權也投了7萬多元幫助改造廠房和添置設備,就豁出去了。”去年3月,田勇敢和鄉(xiāng)里另一個產(chǎn)茶大戶各拿出1萬多元錢隨李健權買回一套制茶設備,并專程赴福建買來20多把1指長的彎刀,開始制作青龍茶。
沒想到,夏秋茶的采收在當?shù)匾鹆塑幦淮蟛ā2闪藥浊甏翰瓒际遣裳款^,1人1天最多采0.5公斤,戲稱為“捉蟲子”,最多賣個幾十元錢。而李健權要的夏秋茶采起來又輕松又賺錢,只要葉子不太老,連枝帶葉都行,此時福建彎刀派上了大用場,1人1天可采100公斤,能賺到約200元工錢。這怎么可能呢?田勇敢請了七八個短工“砍茶”的消息傳出,幾乎每天都有村民跑到他家里看著那堆夏秋茶說風涼話:這有什么用,只做得柴燒呢。
田勇敢心里也打起了鼓。李健權和縣茶葉局副局長沈仁春住進了田家,不斷摸索夏秋茶的制作新工藝,通過各種辦法去掉了那種茶葉上的“紅鑲邊”,最終把4公斤夏秋茶制成了1公斤青龍茶。村里幾個制茶高手迫不及待來品嘗,碧綠的茶水、醇爽的滋味、還有金銀花香撲鼻而來,禁不住連說“好喝”。這下可好,村民們紛紛要“砍茶”賣給田勇敢??偣簿鸵惶自O備,哪收得這么多呀,平衡來平衡去收了村民5000多公斤鮮葉,加上自己茶園里的,去年共制成了約1500公斤青龍茶,遠銷長沙、北京等地,純賺6萬多元錢。
“要是把全縣的夏秋茶都利用起來,縣里的茶葉收入可比現(xiàn)在翻一番。明年我想再添套新設備?!闭f起未來,田勇敢的胃口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