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一種“端茶送客”的慣例。
來客相見,仆役獻茶,主人認為事情談完了,便端起茶杯請客用茶。來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來送客,客人也自覺告辭。這樣的慣例,避免了主人想結(jié)束談話又不便開口、客人想告辭又不好意思貿(mào)然說出的尷尬。 如今這種“端茶送客”的規(guī)矩除了在影視中偶有所見外,生活中已不復存在。
喝茶要講禮儀,有些禮儀同樣需要用茶來呈現(xiàn)??蛠砗炔瑁璁吽涂?,這是中國人待客的禮貌和習慣。如果言語不合,或者是客人遲遲不走,主人往往會用茶來表示請去的意思。
端茶送客的典故:清代一個新上任的縣令于炎在夏天天氣比較熱的時候前去拜謁他的上司巡撫大人,按照當時的禮節(jié)是不能帶扇子的??墒沁@個縣令卻拿著折扇進邊扇扇子變走進了巡撫衙門。巡撫大人看到他這樣顯得很無禮的樣子,就借請他脫帽寬衣的理由把茶杯端了起來。巡撫衙門中的仆役看到了,就買上喊道“送客”。縣令一聽,馬上一手拿著帽子,一手抓著衣服,很狼狽地離開了。
古代留下的“端茶送客”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需要我們學習,如果將其含蓄地用到更多的社交場合中,使人們之間的交往變得親切、流暢、默契而減少一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