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茶友都有這樣的疑惑:明明在茶葉店里品的好好的茶葉買回家里就泡不出來店里的味道了。是商家偷換了茶葉了嗎?
其實并不然,而是每種茶葉對水質、器具、沖泡時間的要求導致的。除非資深茶友,否則很多人家里并沒有很專業(yè)的泡茶器具,更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控制沖泡時間。但是只要稍加注意,在家里一樣能泡出跟茶葉店一樣美味的茶的。那么,就跟小編來看下哪些需要注意的小技巧吧!
一、茶葉器具的選擇。
很多茶友家里只有一套蓋碗/茶壺加茶杯的泡茶器具。那么這些工具能適應各種不同的茶葉嗎?答案是可以的!
蓋碗和茶壺是通用的泡茶器具,適用于大部分茶葉(綠茶除外,綠茶適用于比較深的無蓋杯子,這點與綠茶的鮮度有關,我們后面再詳談)。對于烏龍茶(鐵觀音、武夷巖茶等),蓋碗和紫砂壺是最適合不過了,當然,紅茶、普洱茶、白茶、黑茶等也很適合。需要注意的是,白茶一般使用可加熱的器具直接加熱烹煮味道更佳。
對于器具的選擇,其實一套蓋碗/茶壺茶具足夠了(一般家里都會有喝水用的杯子,用來泡綠茶等即可),所以器具雖然會影響一點茶葉的口感,但是茶友們只要準備一套通用的泡茶器具一般就沒什么大問題了。
二、水溫和水質。
這個是影響茶葉口感的第一要素。每種茶葉對水溫水質的要求不一。對于用水,一般市場上的礦泉水都能夠基本滿足泡茶的需求(礦泉水水質偏軟)。自來水因為硬度較高,水中雜質較多,所以并不建議用來泡茶。有條件的茶友們還可嘗試鐵壺、銀壺煮水,提高水溫,改善水質。
重點在于水溫。不同茶葉對水溫的要求相差甚遠。譬如烏龍茶,必須要用沸水沖泡,否則不但茶葉難以泡開,而且會嚴重影響茶香。而綠茶、紅茶等由于茶葉是嫩芽狀態(tài),則不能使用沸水,而應將水煮沸之后冷卻到80-90度左右再來沖泡。普洱、黑茶同樣需要100°的沸水沖泡方能釋放其原有的香氣。
三、沖泡時間的選擇。
沖泡時間也是影響茶葉香味的重要因素。沖泡時間太短,不能充分浸泡出茶葉的香氣,時間太久則容易導致茶湯太濃,難以入口。具體的沖泡時間因茶而異,這里不多加敘述,我們后面再針對不同茶葉進行介紹。
四、沖泡方法。
沖泡方式真的會影響茶葉的口感跟香味嗎?還是只是一種嚼頭呢?小編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茶友:真的有影響!
如有些茶因為強調湯感,其茶本身內涵物質豐富,咖啡堿含量高,所以對沖泡手法要求較為獨特。如注水時沿杯壁定點注水,避免擊打茶葉,出湯時也應避免出湯過急。一方面是為了獲得稠厚的湯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堿過度析出,使得茶湯過于苦澀。而且注水出湯的手法不同,所消耗的時間也不同,自然又會改變整體的沖泡時間。具體茶葉的沖泡方法我們后面會介紹。
綜上,很多茶友覺得“自己泡的茶不好喝”、“自己泡的和茶藝師泡的不是一個味道”,其實主要是忽略了一些泡茶中的小細節(jié),對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不熟悉,只要廣泛交流,細心觀察,不斷練習,用不了多長時間,泡茶水平就會有不小的飛躍。
“所謂茶道,就是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對完美的溫柔試探”。一杯完美的茶,就是通過無數(shù)次試探性的沖泡后,修成的正果。小編表示,有針對性地毀茶無數(shù)以后,自然能泡得一手好茶。茶友們,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