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技術方面的原因。早期的plc技術相對封閉,開放性不夠,缺乏一個通用的技術平臺,國內研發(fā)單位很難得到前沿的plc核心技術,需要長時間的不斷嘗試和摸索?!捌呶濉焙汀鞍宋濉逼陂g,國內部分研究單位在plc研發(fā)上進行了科技攻關,取得了一些攻關成果,也基本具備了自主研發(fā)plc的能力。但是,缺乏持續(xù)研發(fā)和產品化能力,最終沒能形成規(guī)模經營。
第二,是資金問題。plc既是專業(yè)產品,也是自動化領域的一個通用產品,要形成規(guī)模經營必須具有較大的資金投入。有人意識到了開展plc業(yè)務的重要性,但資金不夠;有人有資金,卻認識不到其長遠價值。應該說,部分國產plc產品確有其獨到之處,但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無法形成規(guī)模經營。作坊式生產或者受短期盈利目標的約束,使其無法形成再投入和擴大再生產,制約了產品的健康發(fā)展。
第三,是制造工藝問題。在10年前甚至5年前,國內的制造環(huán)境如生產工藝、模具制造、質量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欠缺,無法滿足工藝要求較高的plc批量生產。
第四,面臨的是一個與大批國際跨國公司競爭的成熟市場,如何有效地將產品推廣出去尤為重要,而國內公司恰恰缺少一支具有獨到經營理念的市場隊伍,市場開拓力量薄弱。
最后,是體制問題。原來許多做plc的是研究所或者國營企業(yè),體制和機制問題限制了plc的產業(yè)化發(fā)展。
針對上述所面臨問題,我國plc的發(fā)展應該采取以下幾點對策:
(1)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我國應該集中資金和技術力量,盡快研制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lc系列產品,plc技術正在由封閉走向開放,大量采用it技術,硬件通用化、軟件標準化,使得plc的設計和生產不再存在技術壁壘。
(2)繼續(xù)發(fā)揮國內plc應用技術的優(yōu)勢,擴大應用領域。將plc應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同時,還要憑借技術和勞動力優(yōu)勢,逐漸融入國際plc的應用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使我國應用技術優(yōu)勢形成真正的增值服務,帶動相關成套設備和軟件產業(yè)的發(fā)展。
(3)在擴大plc應用范圍的同時,在軟件集成上下功夫。針對不同的工業(yè)生產過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統集成軟件、人機界面軟件和應用軟件。
(4)在發(fā)展小型plc產品方面,必須在集成性、功能性、適用性、經濟性等方面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衡點,設計出滿足用戶不同要求的產品。小型plc產品仍將是市場主流,小型plc是最有可能首先實現國產化的,根據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特點,小型plc國產化大勢所趨。
(5)加大宣傳力度,取得國民信任。國產plc的發(fā)展離不開用戶的支持,國內plc廠商應該利用各種媒體宣傳plc產品,開展相關的plc技術研討會,產品展示會等,加強與用戶的溝通,消除用戶的偏見,并且根據用戶的反饋意見,對產品的性能進行不斷地完善。同時國內plc廠商應注意加強與高校的合作辦學,免費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進行國產plc技術普及。
(6)政府應該加大扶持力度,對國產plc的發(fā)展給予引導,從政策、資金、技術、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政府要對我國現有的幾十家國產plc廠商進行整合,組建中國自動化集團公司,選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國產plc品牌進行大力發(fā)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技術開發(fā),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只有這樣,才能擺脫目前國產plc市場尷尬局面。
采取上述策略后,我國一定能夠在plc的應用上率先實現突破,融入全球一體化經濟之中,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業(yè),進而研制、開發(fā)、生產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plc產品。同時國內plc廠商也要正視與國際大公司的差距,虛心向國際大公司學習先進技術和營銷理念,努力縮小差距,迎頭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堅信,通過我們不斷努力,國產plc一定會有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