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僅次于水的世界上第二大飲品
據統(tǒng)計,美國有1.58億人喝茶。英國人民每天約喝掉1.65億杯茶,換算成年的話就是每年喝掉620億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消費國是中國,但若平均到每人頭上,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土耳其、愛爾蘭和英國是人均茶消費最多的三個國家。
茶包的發(fā)明只是一場美麗的意外
茶本應該是被取出包裝飲用的,但是那時沒人清楚。一位來自紐約的商人thomas shalivan開始將茶放進一個小絲袋里分發(fā)給他的客戶,他本來是想讓客戶把茶葉倒出來泡著喝,但是他的客戶們都理解錯了。
“大胡子”專用——胡須杯
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有種特殊的飲茶杯,其作用是防止在喝茶時人們的胡子浸泡在茶水中。這種胡須杯(mustache cup)是一名英國制陶工人harvey adams發(fā)明的,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蓄胡非常流行。即使是現在,你也可以在ebay上找到一些這種杯子。
原來茶葉不是以顏色來分類
紅茶、綠茶指的并不是茶沖泡出來的顏色。茶葉按加工工藝分為六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其中綠茶為不發(fā)酵茶;白茶、黃茶為輕微發(fā)酵;青茶;紅茶、黑茶為全發(fā)酵。
安吉白茶居然不是白茶
安吉白茶屬綠茶類,而不是白茶。
君山銀針屬黃茶類,而不是白茶。
不是所有毛尖都是綠茶,信陽毛尖是綠茶,但北港毛尖、鹿苑毛尖、溈山毛尖是黃茶。
大紅袍是烏龍茶,屬于青茶類,而不是紅茶;鐵觀音也是烏龍茶,屬于青茶而不是綠茶。
抹茶并不是磨碎的綠茶粉末
抹茶是特殊工藝的茶粉,不是磨碎的綠茶。抹茶起源于中國隋唐,是將茶葉的嫩葉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狀的粉末。
“毛茶”不是長了毛的茶葉
我們有時會聽到茶友說“紅毛茶、綠毛茶、普洱毛茶”等等,有人會誤以為“毛茶”就是長毛的茶葉。其實“毛茶”主要是指鮮葉加工后毛糙不精而還需要再行加工的產品。在制茶學上,制茶產品凡需要精細再加工的,泛稱之為“毛茶”,而其制成的加工產品則稱“精茶”或者“成品茶”。
茶水還可以洗頭
用一杯茶沖洗頭發(fā)能使你的秀發(fā)如絲般順滑閃亮,然而這只適合有一頭深色頭發(fā)的人們,淺色頭發(fā)則容易被茶染上顏色。
普洱熟茶,熟的不是溫度和時間
普洱生茶陳放多久也不會變成熟茶,熟茶是工藝不是歲月。
中國紅茶怎么變成英國黑茶了
為什么中文的“紅茶”red tea 會變成了英文的“黑茶”black tea呢?歷史上有各種版本的說法,有的接近真實,有的只是傳說而已。
一種說法是因為在紅茶加工過程中,茶葉的顏色越來越深,逐漸變成黑色,因此得名black(黑)茶。另一種說法,則是因為在17世紀英國從福建進口茶葉時,在廈門收購的武夷紅茶茶色濃深,故被稱為black(黑)茶。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西方人相對注重茶葉的顏色,因此稱之為“black(黑)”,而中國人相對注重茶湯的顏色,因此稱之為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