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為中國的茶文化添了一道風景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關于普洱茶的淵源有多種傳說,我只愿相信其中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清朝年間,一次云南人送茶去京城進貢,沒有等到毛茶完全曬干,就急急忙忙壓餅、裝馱,上路。在漫長的旅途中,原本綠中泛白的青茶餅變成褐色。送茶人嚇壞了,貢茶變質這可是欺君大罪呀。但又不能不往宮廷里送,第二天,送茶人做好了殺頭的準備進了宮??蓻]有想到,這變了色的茶餅竟然得到了皇帝的賞賜。原來這茶沖泡后,湯色紅濃明亮,色澤如紅寶石一般,很是搶眼。
端起一聞,一股醇厚的香味直沁心脾,喝上一口,綿甜爽滑,好像綢緞被輕風拂過一樣,直落腹中。于是從宮廷傳到市井,打造飲普洱茶的時尚,也為中國的茶文化添了一道風景。
傳說就是傳說,真?zhèn)问钦f不清的,只是這故事講出了近代普洱茶加工的工藝原理。普洱茶是以云南特產的大葉茶為原料,經(jīng)過蒸揉、運輸、貯藏等綜合因素作用產生的產品。通過這個故事,我才明白為什么經(jīng)年的普洱茶才是上品。茶藝師告訴我,上好的普洱茶餅一定是紋絡清晰,不能死板一塊,要通空氣,因為茶餅中還有微生物繼續(xù)發(fā)酵。她還向我推薦了一本關于普洱茶的著作——云南大學教授周紅杰主編的《云南普洱茶》。書中對高品質普洱茶的特點概括了四個字:順、活、潔、亮。順是茶湯通過喉嚨時有圓潤、親切、自然的感覺,對身體無刺激作用;活是普洱茶優(yōu)質原料、良好工藝、科學貯藏綜合水平的真實反映,是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存量的真實反映;潔是潔凈、衛(wèi)生、安全,是鑒評普洱茶品質的重要因素;潔是普洱茶養(yǎng)生的根本,只有潔凈的普洱茶,品飲者在品飲中才能體會其甘、滑之美,醇厚之味,順柔之態(tài),甜活之質;亮是衡量普洱茶內含生化成分含量高低及協(xié)調性的重要指標。它既是鑒評普洱茶品質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又是鑒賞普洱茶內在美的標志。好的普洱茶其湯色就其品質不同呈現(xiàn)寶石紅、瑪瑙紅、石榴紅、陳酒紅、琥珀色等顏色。
這些年來,關于普洱茶的保健功能說法很多,總結起來不外美容、益壽、減肥三大作用。至于是否如一些作茶人宣傳的那樣神乎其神,不敢妄信妄言。但隨著臨床醫(yī)學實驗的開展,普洱茶的某些保健功效也逐漸得到了驗證。普洱茶所內含的物質和性能,賦予其特有的養(yǎng)生保健效用,這一點當然是肯定的,但這些功能還是由飲用者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來體味和總結更為合適。如同世間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樣,也沒有任何一種飲品能滿足所有人對提高自身健康指標的要求。
對于普洱茶,不少人追求年代的久遠和價格的昻貴,以為年頭越長,價格越貴就越好。其實也未必。紅普普洱茶專營店潤和軒的茶藝師介紹說,最適合飲用的普洱茶,生茶的年限是3年到15年間,熟茶應該是3年至8年間。至于百年老茶,實話實說,賣點在于收藏,而非飲用價值了。而對飲茶人來說,適合自己口感和喜好就是最好。有人喜歡年深日久的醇厚,也有人喜歡年份較淺的淡雅,孰高孰低實在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不過初飲者還是從較低的品級開始,逐漸向高品級過度。普洱茶以形式可分為散茶、餅茶、沱茶、磚茶等。以加工方式可分為青茶(曬青茶)、熟茶(后發(fā)酵茶);以年代分可分為一年普洱、二年普洱乃至陳年普洱。飲普洱茶重在掌握一定的沖泡技巧,沖泡時以相對多的投茶量、高溫和較長的浸泡時間為基本原則。多量:取茶5至10克置于壺中;高溫:使用沸水沖泡;長時:3至5分鐘后倒出茶湯。只要按照以上方法沖泡普洱茶,品飲普洱茶時,色、香、味、形俱佳,就是品質好的普洱茶。選購這樣的普洱茶,消費者就可放心飲用了。
品普洱茶在某種意義上是品人生,品歷史,品文化,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沉進去才能體會出來。飲普洱茶又仿佛是交朋友,要用心靈一點點相互走近,相互感應。 (原題《茶中知己》,發(fā)表于2008年12月20日。)
延伸閱讀:普洱茶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
從普洱茶的產生和發(fā)展來看,不同歷史階段的普洱茶加工工藝是不同的。傳統(tǒng)普洱茶的加工,主要由茶號茶莊的制作坊制作加工。清代及民國期間傳統(tǒng)普洱茶的加工逐漸成熟完善,形成了普洱茶獨特的加工制作風格??芍^包羅萬象、異彩紛呈、多姿多彩。
傳統(tǒng)普洱散茶加工 普洱茶以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普洱散茶茶農家家戶戶可加工制作。
殺青。大多采用鍋式殺青,因大葉種茶含水量高,殺青時必須悶抖結合,使鮮葉失水均勻,達到殺勻目的。
揉捻。揉捻先用手直接搓揉已殺青的茶葉。揉捻要根據(jù)茶葉原料的成分靈活用手掌握力度,嫩葉要輕揉,揉時短,老葉要重揉,揉時長,揉至茶葉基本成條索狀為適度。
曬干。曬干時利用陽光曬干茶葉水分。一般利用篾席將葉薄攤在陽光下晾曬,曬至茶葉干至90%為適度。
渥堆。渥堆即將曬干毛茶堆積保溫5至6天或更多的時間,這是普洱茶色、香、味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一般是先將茶葉潑水吸水受潮,然后堆成一定厚度,讓其自然發(fā)酵。經(jīng)過若干天堆積發(fā)酵后,茶葉色澤變褐,有特殊陳香味,滋味變得濃而醇和。
晾干。渥堆達到適度以后,用篾席在室內攤開晾干,使渥堆后的茶葉散發(fā)水分,自然風干。
篩分。經(jīng)渥堆干燥以后的茶葉,先解團松散,用篩、簸、撿等方法揚去細片碎末,撿剔老梗進行分檔,剔成普洱散茶。
傳統(tǒng)普洱緊壓茶加工 傳統(tǒng)普洱緊壓茶有各種花色品種。傳統(tǒng)普洱緊壓茶的制作工具主要有特別的銅蒸鍋、茶袋、棱片、精工打磨鍋的揉茶石,加熱產生集中蒸汽和蓋實嚴密的鐵鍋、鍋蓋、涼架、竹籮、壓茶石鼓、包裝紙、筍葉等。操作中使用木杠桿、棒錘、石鼓、鉛餅、推動螺桿等手工工具。制作過程分裝茶、蒸茶、揉茶、稱重、壓茶、解茶、晾茶、包茶等工序。一般由多人組成一個加工組,裝茶和揉茶的技術要求較高,傳統(tǒng)普洱茶緊壓茶由茶號茶莊專門聘請的加工師傅制作完成。
傳統(tǒng)普洱圓茶制作 傳統(tǒng)普洱圓茶于清雍正十三年開始生產至今。傳統(tǒng)普洱圓茶制作選上好茶葉為原料,放入銅蒸鍋,使散茶受蒸汽蒸而柔軟,再將蒸柔軟的散茶倒入特制的三角形布袋中輕揉,并將口袋緊接于底部中心,然后放入特制的圓型茶石鼓中,壓制成四周薄而中央厚,直徑寬約七、八寸的圓型茶餅,即為傳統(tǒng)普洱圓茶。包裝時每七個圓茶以筍葉包作一包稱為“筒”,傳統(tǒng)普洱七子圓茶之名由此得來。傳統(tǒng)普洱圓茶十二筒為一籃,又稱“一打裝”,兩籃為一擔,一匹馬馱運一擔,約重120斤。
傳統(tǒng)普洱磚茶制作 傳統(tǒng)普洱磚茶制作選曬青毛茶作原料,制作加工工藝同圓茶基本一致。加工制作時原料茶放入銅蒸鍋中蒸軟,然后倒入磚形模具和方形模具中壓制。傳統(tǒng)普洱磚茶的模具上有凸型的“福”、“祿”、“壽”、“禧”等字樣,緊緊實壓后便制成壓印有各種文字的傳統(tǒng)普洱磚茶。傳統(tǒng)普洱磚茶每四塊包作一包,外用竹筍葉包裝,每籃十六包,兩籃為一擔,此茶銷往藏區(qū)最多。
傳統(tǒng)普洱心型緊茶制作 傳統(tǒng)普洱心型緊茶制作過程分稱茶、蒸茶、壓制、定型脫模、干燥、包裝等工序。傳統(tǒng)普洱緊茶選普洱散茶為原料,蒸至柔軟后倒入緊茶布袋之中,由袋口逐漸收緊,同時按順時針方向緊揉袋中之茶,使之形成心臟型茶團,即制成傳統(tǒng)普洱心型緊茶。傳統(tǒng)普洱心型緊茶每七個以竹筍葉包裝為一包,稱之為一“筒”,十八筒裝一籃,兩籃為一擔,約重110斤。
傳統(tǒng)普洱沱茶制作 傳統(tǒng)普洱沱茶以普洱散茶為原料,制作成圓面包狀而中間下凹成坨的稱傳統(tǒng)普洱沱茶。傳統(tǒng)普洱沱茶的制作工藝分稱茶、蒸茶、袋揉壓制、定型、脫袋、干燥、包裝等工序。將蒸熱后變軟的散茶倒入圓底三角形小布袋,把袋口收緊,在壓制過程中放入模具加壓成型,壓好成型的沱茶還需連布袋一起放在盤架上散熱冷卻后才取出脫袋定型。經(jīng)干燥后進行包裝即制作成為傳統(tǒng)普洱沱茶。
傳統(tǒng)普洱竹筒茶制作 傳統(tǒng)普洱竹筒茶制作以普洱曬青毛茶為原料,加工方法獨樹一幟,別具風格,有著濃厚的民族風味。制作時將一級普洱曬青毛茶放入底層裝有糯米的甑內蒸軟后,再放入竹筒內,邊裝邊壓緊打實,放在烘架上以文火徐徐烤干,冷卻后割開竹筒,外用包裝紙包裝。這種傳統(tǒng)的普洱竹筒茶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和糯米香,竹香和茶香交融。傳統(tǒng)普洱竹筒茶白毫顯露,湯色黃綠明亮,是待客的普洱茶珍品。
上一個:勞動合同期限一般多長時間
下一個:關于ssd與hdd的比較,SSD固態(tài)硬盤和HDD普通硬盤的區(qū)別

茶葉,拼配很重要
景東景福鎮(zhèn)公平村茶怎么樣(七)
主流主板型號及參數(shù),求主流內存和主板型號及參數(shù)
什么是不安履行抗辯權
瑞典nobel傳感器
如何對ESD進行靜電屏蔽防護
CC0402JPX7R9BB221,X7R 0402 220pF ±5% 50V
norgren氣動軟管(優(yōu)質材料打造高性能工業(yè)零部件)
泄露個人隱私向哪投訴
windows10游戲模式(win 10游戲模式)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