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長時間的飲茶過程中,孕育出了茶點這一佐茶食品。茶點能增添飽腹感,升華飲茶情調,而除了外觀的小、精、優(yōu)外,茶點還有什么可以細說的地方呢?一起來看看吧。
1.美到不可方物
茶點與傳統(tǒng)點心相比較而言,制作更加精美,注重茶點的色彩與造型,十分講究茶點的觀賞性,雖說不用花枝招展,但要宛如藝術品般精致,還需要賦予茶點深刻的文化寓意。
2.配至怡心怡人
什么茶配什么茶點,自古就有個小口訣——“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即是綠茶搭配甜度較高的食物;紅茶搭配酸味食物;而瓜子、花生米等較咸的食物則是搭配烏龍茶。如此搭配,正是為了飲茶之人能在感到口腔滋味的極致感受后,發(fā)自內心的歡愉。
3.嚼可唇齒留香
茶點重在細細品味,所以茶點的第一要求是滋味豐富,可以慢慢的咀嚼,嘗到制作者精巧的手藝和食材的優(yōu)質;二是口感深沉,不管是清淡還是濃厚,好的茶點都能將其滋味留在口中,讓人映象深刻。
4.做能囊括四方
中國地幅寬廣,各地口味也不一樣,不管是北方大菜還是南方小吃,不管是精巧糕點還是天然瓜果,茶點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感到由衷的美味,從而提升對飲茶的感官和領悟。
5.品亦貫通古今
茶點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寫道:“綴錦閣歡宴畢,丫頭們捧上兩盒點心來,一盒內二樣蒸的,即為松子鵝油卷與藕粉桂花糕……”都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而又如傳統(tǒng)茶點水晶蝦餃,吃下的不就是中國人的審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