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陳放時間長短的判斷
同樣發(fā)酵、焙火程度,同樣等級的茶,其茶干色澤的光澤度會因茶的陳放時間有所改變,越新鮮的茶看起來越有光澤,長年陳放的茶光澤較差。光澤變差的速度與茶的種類和陳放方式有關:綠茶與輕發(fā)酵茶變化得比較快,陳放不良的茶變化也會加快。
所謂陳放不良包括含水量偏高、氣溫偏高、氧氣接觸面積偏大、翻動次數(shù)偏多等。若陳放良好的茶,要五年以后才能看出明顯的變化,而陳放不良的茶一年后就有很大的差異。同樣的存放條件,綠茶可能一年時間就看出差異,鐵觀音可能要三年才看得出來。
茶干光澤度的退化并不完全代表質量的劣變。茶的適當陳放有助于醇化、熟化的效用,所以有人故意將茶存放一段時間后才沖泡飲用。陳放過的茶,香氣一定變得比較沉穩(wěn),陳放不良者可能還夾雜有程度不等的霉味和異味。但在開湯以后,若是陳放良好的茶,茶湯將呈現(xiàn)另一種風格的香氣,即俗稱所謂的“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