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梗海棠,落葉灌木,薔薇科、木瓜屬,別名鐵腳海棠、鐵桿海棠、皺皮木瓜、川木瓜、宣木瓜。貼梗海棠原產(chǎn)于中國,為溫帶樹種,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緬甸、日本、朝鮮也有分布。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作為傳統(tǒng)海棠的一種,其花梗極短,花朵緊貼在枝干上,故名貼梗海棠。貼梗海棠的花色紅黃雜揉,相映成趣,其花朵鮮潤豐腴、絢爛耀目,是庭園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是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貼梗海棠枝密多刺可作綠蘺,亦可在公園、庭院、校園、廣場等道路兩側(cè)栽植。貼梗海棠也可制作多種造型的盆景,置于廳堂、花臺、門廊角隅、休閑場地,可與建筑合理搭配,使庭園勝景倍添風(fēng)采,被點綴得更加幽雅清秀。
貼梗海棠高達(dá)2m,其枝稈叢生,枝條開展,枝干有刺。花2~6朵簇生于二年生枝上,花瓣近圓形或倒卵形,猩紅色或淡紅色,果實球形至卵形,黃色或黃綠色,芳香?;ㄆ?~5月,果期9~10月。貼梗海棠喜光,也耐半陰,有一定的耐寒、抗旱能力,成枝力較強(qiáng)。耐修剪、易造型、整形,根部萌蘗力強(qiáng)。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適應(yīng)性強(qiáng),但不宜在低洼積水處栽植。貼梗海棠果實又叫川木瓜,藥用價值很高,具有舒筋活絡(luò)、和化濕功能。貼梗海棠果實營養(yǎng)極為豐富,果肉纖維少,不含石細(xì)胞,質(zhì)地較硬,耐貯運,是風(fēng)味獨特的純天然綠色食品,有“百益之果”之美譽(yù)。
貼梗海棠的育苗技術(shù)
貼梗海棠繁殖苗木多用扦插、分株、壓條和嫁接方法。播種苗變異大,開花較遲,但播種苗可作嫁接優(yōu)良品種砧木使用。
播種育苗:10月上、中旬采集果實,切開,掏出種子后陰干,11月下旬或12月初進(jìn)行沙藏催芽,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也可陰干后干藏,次年2月下旬溫水浸種2天再播種。苗高10cm左右時開始少量施肥,次年春移栽培育大苗。苗高30cm時打頭定干,增施肥水,促發(fā)新枝,5年生即可開花,做砧木的用2年生苗。
扦插育苗:嫩枝扦插,在7~8月剪取1年生健壯枝,剪制成15cm左右長插條,隨即扦插。插后灌透水,保持床面濕潤,約20~30天生根成活,次年春,分床移植培育大苗。
插根育苗,在11月中下旬,從大株下挖取0.5~1.0cm粗的根條,將根條剪制成10cm長段后扎捆。在向陽處挖50cm深溝槽,下部先填10cm厚凈河沙,再將根段逐捆豎直放入沙埋,最后苫蓋草簾。次年3月中下旬在苗床上開溝埋插,株行距10×25cm,苗高10cm以上時,追肥灌水。
壓條育苗:在早春選健壯長枝,在樹冠外開溝,將長枝扳倒橫臥溝中,培土5~6cm厚,覆膜保濕。待萌條生根后,于秋末或次年剪離母體。
分株育苗:在春季,結(jié)合移栽,將多主干母株挖起用刀分割成2~3個主干為一株分別移栽,也可在大株下,挖掘根蘗苗移栽。
苗木整形:早春苗高30cm左右時打頂,促發(fā)側(cè)枝,并培養(yǎng)成主枝,第一次打頂后萌發(fā)的側(cè)枝為骨干主枝。再將骨干主枝上萌發(fā)的枝適當(dāng)短截,形成圓頭型苗冠。
貼梗海棠的栽植技術(shù)
栽植條件:貼梗海棠春秋季均可栽植,但以春季效果較好。貼梗海棠主要為園林綠地的花籬、花壇材料,土壤條件太差,應(yīng)換客土,忌澇濕地和鹽堿地。栽植花籬,一般為單行,株距1.0m,栽植穴大小視苗木大小,一般為30cm見方,單株栽植應(yīng)選已經(jīng)開花的大苗,按50x50x40cm大穴栽植,先施底肥,栽后澆足定根水。
修剪管護(hù):貼梗海棠栽植后,每年冬季應(yīng)開溝施肥1次。在生長季節(jié),花后追施1~2次肥,以補(bǔ)足營養(yǎng),促進(jìn)果實發(fā)育及花芽分化。控型修剪在落葉后進(jìn)行,剪除所有枯枝、交叉重疊枝、弱枝、徒長枝。對隔年開過花的花枝從基部25~30cm處短截,以便集中營養(yǎng)多發(fā)花枝。花籬應(yīng)控制籬高和籬寬,單株的應(yīng)控制高度和冠徑。
盆景制作:春秋二季均可栽植,以休眠期為宜。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栽植,微酸性土或中性土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葉土或田園土為佳。上盆時,盆底墊層沙土或蛭石,以利排水。栽前須剪短粗根、長根,勿使蟠屈盆中。栽后澆透水,放置庇蔭處1~2周,再移至光照充足處。貼梗海棠催花的方法,春節(jié)前45天,將盆景放在室內(nèi)陽光充足,且通風(fēng)良好的地方,當(dāng)室溫10~15℃時,2天噴一次水,室溫20℃時,每天早晚各噴1次30℃溫水。花蕾顯現(xiàn)后,把室溫降至5~8℃,4~5天后再提高室溫至20℃,1個月后即可開花。開花的適宜溫度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