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能將特定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后代并有效表達的花卉的遺傳物質的總稱。包括具有各種遺傳差異的野生種、半野生種和人工栽培類型。
地球上已發(fā)現(xiàn)的植物約50萬種,其中近1/6具有觀賞價值,野生花卉中,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種質資源可通過引種馴化,直接豐富花卉市場,滿足人類的需要;而在某些重要性狀上表現(xiàn)優(yōu)異的野生花卉種質資源則是重要的育種原始材料,從根本上決定著現(xiàn)代育種的成效。
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些地區(qū)特別豐富,如東南亞;有些地區(qū)則比較貧乏,如非洲干旱地區(qū)、北美洲。中國幅員遼闊,地跨寒、溫、亞熱帶三個氣候帶,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形成了極為豐富的植物種質資源。如中國西南山區(qū)的植物種類比毗鄰的印度、緬甸、尼泊爾等國山地多出約4-5倍。尤其是中國的中部和西部山區(qū)及附近平原,被蘇聯(lián)植物學家瓦維洛夫認為是栽培植物最早和最大的獨立的起源中心,有極其多樣的溫帶和亞熱帶植物。
在已栽培的觀賞植物中,按初步統(tǒng)計,原產(chǎn)中國的約有113科523屬,達數(shù)千種之多,而且其中將近100屬有半數(shù)以上的種產(chǎn)自中國。
尤其目前在世界園林中廣泛應用的許多著名觀賞植物是中國特有的,如銀杏屬(gingo)、金錢松屬(pseudolarix)、銀杉屬(cathaya)、水杉屬(metasequoia)、水松屬(glyptostrobus)、珙王同 屬(davidia)、觀光木屬(tsoongiodendron);百合屬(lilium)、龍膽屬(gentiana)、綠絨蒿屬(meconopsis)、萱草屬(hemerocalis)及蘭屬(cymbidium)的多個種;梅花(prunus mume)、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荷花(nelumbo nucifera)、中國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黃牡丹(p. lutea var. ludlowii)、芍藥(p. lactiflora)、月季花(rosa chinensis)、香水月季(r. odorata)、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等均為我國特有的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