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梯段寬度
依據(jù):人流量大小、安全疏散、搬運物品等。
要求:
a:一般≥900mm;作為疏散樓梯時至少滿足兩股人流通行(每股人流500~600mm)
b:住宅≥1.1m;公共建筑≥1.3m。
c:梯段寬>1.4m時增加靠墻扶手,>2.2m時增加中間扶手。
2.樓梯踏步尺寸(決定了樓梯的坡度)
依據(jù)——建筑物用途、行走舒適、面積經(jīng)濟等。
樓梯踏步尺寸經(jīng)驗公式:
h + b = 450mm
2h + b = 600~620mm(步幅)
b = 260 ~ 300mm
h = 150 ~ 175mm
踏步常用高度尺寸
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較適宜,不應(yīng)高于175mm。
踏步的寬度(水平投影寬度)以300mm左右為宜,不應(yīng)窄于260mm。
為了在踏步寬度一定的情況下增加行走舒適度,常將踏步出挑20~30mm。
3.樓梯平臺寬度
指踏步邊到內(nèi)墻面距離(不含扶手寬度)。
依據(jù):建筑物用途、搬運家具、梯段寬度等。
要求:
a:平臺不應(yīng)小于樓梯段的寬度;通行擔(dān)架的平臺寬度不小于1800mm。
b:有門向平臺方向開啟時平臺寬度應(yīng)加大
c:對于開敞式平面的樓梯,平臺寬度可以不受梯段通行寬度的限制,因可以借用走廊的寬度。但要留至少500mm的緩沖距離
d:對于不改變行進方向的中間休息平臺,平臺深度可以不受通行寬度的限制
4.樓梯井寬度
平行兩梯段之間的空擋,從底層到頂層貫通。以60~200mm為宜。 (梯梁的安裝方便、設(shè)置緩沖地帶)
5.欄桿、扶手高度
指踏步前沿至扶手頂面的垂直距離
依據(jù):使用對象、樓梯坡度等。
要求:
室內(nèi)高度≥900mm;
水平段高度≥1000mm;
室外高度≥1050mm;
兒童扶手高度500~600mm。
6.樓梯凈空高度
平臺下或梯段下通行人或物件時應(yīng)需要的豎向凈空高度
(1)梯段下凈空高度≥2.2m。
(2)平臺下凈空高度≥2m。
(3)提高樓梯平臺下凈高的措施
當?shù)讓有菹⑵脚_下設(shè)通道,凈空高度不能滿足要求時:
a.底層梯段做成長短跑。
b.室外臺階內(nèi)移(降低底層平臺下地面標高)。
c.上述兩種同時采用。
d.底層做成直跑梯段。
7.樓梯尺寸計算
(1)梯段寬度 b=(a-c)/2
a——梯間凈寬
c——梯井寬(60~200mm)
(2)平臺寬度 d≥梯段寬度b
(3)踏步數(shù)量 n=h/h(取偶數(shù))
h——層高 h——踏步高
(4)梯段長度 l=(n/2-1)b
b——踏步寬(260~300mm)
8 樓梯欄桿扶手的高度
一般扶手高度為900mm,兒童使用的樓梯為600mm,欄桿水平段長大于500mm時高度應(yīng)大等于1050mm。頂層平臺的水平欄桿高應(yīng)≥10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