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不清楚。不單是熟茶鑒別不了,生茶也鑒別不了。
對于普洱茶來說,古樹、大樹、喬木都是一些新生的概念,這些詞匯的出現(xiàn)不超過15年。一片葉子一旦離開了樹,再想通過這片葉子去還原整棵樹的樹狀、樹齡,這個難度有多大,很難找個合適的比喻來形容。比得上最精彩的偵破小說,比通過考古還原過去人的生活提供的線索少得多。
喬木、大樹主要是強調(diào)樹狀,但從品種的角度出發(fā),大葉種都是喬木樹種,一些臺地灌木茶是人工矮化產(chǎn)生的。有的茶友打了個非常好的比方:你總不能把盆景中榕樹說成是灌木吧?。拷o你一片榕樹的葉子,你如何判斷它是大
樹上長出來的還是盆景樹上長出來的?
古樹主要是強調(diào)樹齡。關于樹齡的問題,別說是葉子,就是到了樹跟前,也很成問題。古樹樹齡的判定至今存在極大的爭議,這就是云南多地不斷刷新“茶王古樹”樹齡記錄的奧秘。通過葉子來判斷更是無稽之談。
在我查閱過的所有資料里面,關于樹齡較長的茶葉與樹齡較短的茶葉最大的不同是較老的茶樹的次級衍生物的含量較多,但這種所謂的次級衍生物是以一種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存在,很難分離提取,所以不能作為鑒別參照。
綜上,我的結(jié)論是缺乏鑒別依據(jù),沒有辦法通過一片或者一部分發(fā)酵過的葉子還原樹狀和樹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