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提到安徽的名山,大家心里一定是最先想到的是黃山吧!黃山景色秀麗,層巒疊嶂之中還有著特色的古建筑,十分幽靜秀麗,是一處很好的登山之處,可是安徽的名山并不是只有黃山。
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安徽比較出名的山有哪些吧!看看有哪些你還沒有爬過吧!
1、黃山風景名勝區(qū)
黃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與長江、長城、黃河同為中華壯麗山河和燦爛文化的杰出代表。
被世人譽為“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境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
海拔均逾1800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登臨黃山,贊嘆道:“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后人據(jù)此概括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2、安徽九華山風景區(qū)
九華山風景區(qū)位于中國安徽省,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游開發(fā)戰(zhàn)略的主景區(qū),由11大景區(qū)組成。
九華山風景區(qū)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其山峰九華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九華山屬于北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類型,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顯著。
3、天柱山風景名勝區(qū)
安慶天柱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安慶市潛山縣西部,景區(qū)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譽為“江淮第一山”。
安慶天柱山風景名勝區(qū)內分布有名崖、奇石、異洞、澗瀑、云海等自然景觀,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
景區(qū)宗教文化積淀深厚,是中華佛教禪宗發(fā)源地之一。禪宗第三代祖師僧璨在此駐錫弘法、傳承衣缽。三祖寺多次受到歷代帝王加封,享有“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的盛譽。保留有“解縛石”、三祖舍利塔、三祖洞等珍貴文物。
4、齊云山風景名勝區(qū)
齊云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以西15公里的巖前鎮(zhèn)附近,地處東經117°57′—118°7′,北緯29°47′—29°50′之間,風景區(qū)面積110平方公里。
齊云山風景名勝區(qū)面積110公里,自然保護區(qū)面積150公里,由齊云、白岳、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共分月華街、云巖湖、樓上樓三個景區(qū)。
有奇峰36座,怪巖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臺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
5、瑯琊山風景名勝區(qū)
瑯琊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安徽省東部滁州市境內,古名摩陀嶺,系大別山向東延伸的一支余脈。
這里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豐富,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自古有“皖東第一名勝”之贊譽。成為歷代達官顯宦、文人名士旅游雅聚之地,是我國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
1985年國家林業(yè)部批準在此建立“瑯琊山森林公園”,并列為全國十個重點森林公園之一。1998年國務院公布為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6、六安市天堂寨旅游景區(qū)
天堂寨是大別山第二高峰,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先生題字。位于安徽省金寨縣與湖北省羅田縣交界的地區(qū),有“華東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國、花的海洋”的美稱。
天堂寨所處的大別山,是中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長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頂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巍巍群山盡收眼底。海拔1729米的天堂頂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稱“瑤池”。
7、敬亭山風景名勝區(qū)
敬亭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qū)北郊,敬亭山屬黃山支脈,大小山峰60座,擁有一峰、凈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1米。歷代文人名士多次造訪敬亭山,也留下大量吟誦。
自南齊詩人謝眺任宣城太守以來的1000多年間,敬亭山便成為“吟無虛日”的江南詩地。
8、銅陵浮山景區(qū)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皖中偏西南、長江北岸的白蕩湖濱,銅陵市樅陽縣浮山鎮(zhèn)。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積15平方公里。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的古火山。
遺存下來的火山口、火山鐘、火山渣(浮石)及溶巖流向,龜裂紋路和斷層裂隙,均為全國罕見。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
晉梁以后,經過開發(fā),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左光斗、張英、方苞等。1987年,安徽省正式公布浮山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同時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9、石臺縣牯牛降風景區(qū)
牯牛降風景區(qū)位于石臺縣與祁門縣交界處,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黃山、清涼峰、牯牛降)之一,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區(qū):主峰景區(qū)、靈山景區(qū)、雙龍谷景區(qū)、龍門景區(qū)、觀音堂景區(qū)。
其中前四個皆位于石臺縣境內,觀音堂景區(qū)位于祁門縣境內。牯牛降以雄、奇、險著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古稱“西黃山”,山岳風光秀美綺麗。
10、八公山旅游景區(qū)
八公山風景區(qū)自 2001 年以來,先后掛牌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八公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公山國家 aaaa
級旅游區(qū)。
八公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由四十余座山峰又疊嶂而成,方圓二百余平方公里,景色優(yōu)美,風光秀麗。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動人故事和神話傳說,使得八公山名震青史,蜚聲中外,平添無限神韻。由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八公山豆腐,更是名揚四海,福澤萬民。
安徽的山,每一座都有著自己的神話故事,就像每一座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不管是哪一種美麗,哪一種震撼,安徽的山都像是一位智者,在這里安靜的等著欣賞它,征服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