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集種根:楸樹種根可利用苗木出圃后留下的苗根,也可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大樹,在距樹干1米以外之處挖半圓形的溝掘取側根。采根時間,從落葉后到發(fā)芽前均可進行,一般多在春季隨挖隨育苗;秋季掘取的種根需砂藏越冬;嚴冬不宜采根,以免樹木的根系受到凍害。
2、種根處理:掘取的種根,按其粗細分級。種根的長度和粗度對埋根的成活率和苗木的生長均有影響。試驗顯示,種根長15至20厘米,粗1至2厘米,截成上粗下細的根播穗,成活率高,苗木生長整齊。
3、插根育苗: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土壤解凍后為宜。插根前15至20天整地作床,床的方向為南北向,以低床為主,同時灌足底水,待土壤晾曬便于作業(yè)時再扦插。將種根的大頭向上,小頭向下直立穴內,上端與地面平齊,填土踏實,整平地面。一般覆土厚度為2至3厘米。
4、插根苗管理:埋根后至幼苗出土前,除特別干旱,不需灌水,以提高土壤溫度,促進生根發(fā)芽。埋根后15至20天左右,種根開始發(fā)芽出土,發(fā)芽前扒去覆土,曬土催芽。幼苗長至10厘米左右時,每根插穗留壯苗一株,除去多余萌芽。
5月上旬到6月下旬,苗木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其生長量僅占總生長量的10%至15%,但根系生長較快,應根據(jù)天氣,適時灌水,除草松土,并及時在苗木基部培土,促使生根,為進入速生期創(chuàng)造條件。
7月初到8月下旬,為苗木旺盛生長期,高生長量占總生長量的70%至80%,此時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時期,每隔15至20天追肥一次,肥料以腐熟的人糞尿、尿素、硫銨、過磷酸鈣為主。8月下旬以后不再澆水施肥,避免引起苗木徒長,促使苗木木質化,提高抗寒力。
一般每畝產苗量8000至10000株,當年生苗高0.4至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