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別名楓樹,為金縷梅科楓香屬植物,落葉大喬木,分布淮河以南、西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在海拔1500m以下山坡、路旁、村旁生長,常與馬尾松、闊葉樹混生。
一、育苗
1、采種:選15~40年生長健壯母樹,霜降后球果變棕黃色時開始采收,堆放3~4d后,再攤放在水泥地上曝曬,經(jīng)常翻動,待蒴果開裂時用木棍敲出種子,清除雜質(zhì)晾曬篩選。種子曬干裝袋,干藏于通風干燥處。
2、作床:楓香種子細小,苗圃地應選擇土質(zhì)疏松的輕壤土,冬季深翻圃地土壤,播種前深耕細作,施足基肥,作成寬1m的苗床。
3、播種:一般于驚蟄播種,方法為條播或撒播。條插行距25cm,播幅寬12cm,每667m↑2播種1~1.5kg。撒播則將種子全面均勻地播于苗床上,每667m↑2播種4kg。播后均撒細土覆蓋,以不露種子為宜。
4、苗木管理
(1)蓋草:圃地蓋草可增加土壤溫度,保持苗床濕潤,避免日曬雨淋,防止土表板結(jié)和雜草滋生,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出土。播種覆土后要及時蓋草,當幼苗開始出土時,應分期分批在傍晚或陰天揭除覆蓋物。
(2)生長初期:幼苗出土后約半月后展葉、發(fā)側(cè)根,進入營養(yǎng)生長。一般5月底前為生長初期,幼苗生長緩慢,高生長占全年的10%左右。該期應做好間苗、補稀或移栽管理,使苗木分布均勻、生長整齊,同時注意做好遮陰、除草、施肥、排撈、預防病害等工作。
(3)生長盛期:自6月初至8月底,幼苗生長明顯加快,進入生長盛期,高生長占全年的80%以上,徑生長占全年的60%。此期應結(jié)合松土除草,每隔半月追施化肥1次,前期以n肥為主,后期以p、k肥為主,每次每667m↑2施3~5kg,施后用清水淋苗1次。
(4)生長后期管理:9月初苗木進入生長后期,一般9月下旬苗木停止高生長,如遇氣候適宜可延長到10月上旬,而徑生長可延至10月中旬,高徑生長分別占全年的10%和20%左右。本期應停止肥水管理,讓苗木充分木質(zhì)化,安全越冬。
11月開始葉片變色,12月葉子脫落。一般一年生苗高50~80cm,地徑0.6~0.9cm,每667m2產(chǎn)苗量3~4萬株。
二、造林
1、整地:要求塊狀整地,穴大40cm×40cm、深30cm。
2、造林方式:山區(qū)可小片造純林林。丘陵地區(qū)可與針葉樹或闊葉樹進行混交造林。對疏林地實行補植造,形成針闊或闊葉混交林。
3、造林密度:純林造林,株行距2m×2m,每667m↑2植116株;補植造林視原林分密度而定。
4、造林季節(jié):植苗造林,自冬季苗木落葉后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直播造林于春季進行。
5、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每穴栽苗1株,做到苗正、根舒、復土踏實。直播造林,每穴播放種子10粒,覆土1cm厚,上蓋碎草。出苗后結(jié)合除草松土,每穴選留粗壯苗木1株。萌芽更新,在跡地上如原有楓香則讓其萌芽,按一定密度選育生長健壯、樹干通直、無病蟲害的萌芽條,以人工促進天然更新。
三、撫育管理
1、幼林撫育:頭3年內(nèi)幼林生長較慢,應及時松土除草,并在穴內(nèi)鋪草埋青和抹去基部萌蘗,使主干通直生長。
2、間伐撫育:當林分郁閉度達0.9需及時間伐,通過逐步間伐,成材后每667m↑2保留60~80株。
3、防治蟲害:主要有楓蠶、櫟黃枯葉蛾、金龜子等害蟲取食楓葉,可人工捕除繭蛹,捕捉和燈光誘殺成蟲,或用敵敵畏、樂果等藥劑0.1%~0.125%溶液噴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