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人嗜茶如癖,起床第一樁事就是泡茶喝茶。這種起床后便空腹飲茶,是一種不良習慣。因為茶葉中含有一些咖啡堿的成分,空腹飲茶、腹中無物時,茶性直入脘腹,猶如“引狼入室“。如果腸道吸收咖啡堿過多,會產生一時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癥狀,如心慌、尿頻。同時,也會在日后影響維生素b1的吸收。所以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不飲空心茶“之說。
簡單地說,空腹飲茶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胃炎。加上空腹狀態(tài)時吸收率高,致使茶葉中某些不良成分大量吸收入血,引起頭暈、心慌、手腳無力、心神恍惚等癥狀,這就是所謂的“醉茶“,對健康有害。
還有人喜歡在飯后立即飲茶,這樣也不科學。研究表明: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飯后馬上飲茶,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與單寧酸極易發(fā)生凝集作用,老年人因腸胃功能下降,對這些凝固物很難消化吸收,這樣就勢必會減少人體對蛋白質和鐵質的吸收。如飯后飲用15克茶葉沖泡的茶水,食物中鐵的吸收量至少會降低50%。久之,不僅使人營養(yǎng)水平降低,影響體內器官的多種生理功能,而且還容易患缺鐵性貧血。
所以空腹不宜飲茶,飯后也不宜立即飲茶,最好是飯后半小時之后再飲茶。小伙伴們一定要牢記于心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