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澤
色澤審評包括干看茶葉外表、濕評荼湯湯色和葉底色澤。辨別茶葉色澤,可以了解茶葉品質(zhì)的好壞、制工是否精良。
(1)干茶色澤;干茶色澤主要從色度和光澤度兩方面看。色洋是反應(yīng)茶葉表面的顏色、以及光線在茶葉表面的反射光程度。色度即指茶葉的顏色及色的深淺程度。光澤度指茶葉接受外來光線后部分光線被吸收,一部分光線被反射出來,形成茶葉色面的亮暗程度。
(2)干茶色澤與品質(zhì)的關(guān)系;光澤均勻、明亮發(fā)光的,說明鮮葉細嫩,制工好:光澤不勻,明亮無光,說明鮮葉老嫩不勻,或者也可能是制作時“殺青”不勻所致:而無光澤又暗枯的,則說明鮮葉粗老,或者是制工不好所至。
(3)干茶色澤的要求;各類茶葉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以烏黑油潤為好,黑褐、紅褐次之,棕紅更次;綠茶以翠綠、深綠光潤為好,綠中帶黃者次:青茶則以青褐光潤的好,黃綠、枯暗者次:黑毛茶以油黑色為好,黃綠色或鐵板色都差。
(4)干茶色澤的評定;干茶的色度比顏色的深淺,光澤度可從潤枯、鮮暗、勻雜等方面評比深淺:首先看色澤是否符合該茶類應(yīng)有的色澤要求,正常的干茶,原料細嫩的高級茶,顏色深,隨著級別下降顏色漸淺潤枯:“潤”表示茶葉色面油潤光滑,反光強。“般可反映鮮葉嫩而新鮮,加工及時合理,是品質(zhì)好的標志。“枯”是有色而無光澤或光澤差,表示鮮葉老或制工不當,茶葉品質(zhì)差,劣變茶或陳茶的色澤枯且暗。
鮮暗:“鮮”為色澤鮮艷、鮮活,給人以新鮮感,表示成品新鮮度。初制及時合理,為新茶所具有的色澤。“暗”表現(xiàn)為茶色深且無光澤,一般為鮮葉粗老,貯運不當,初制不當或茶葉陳化等所致,過度深綠的鮮葉制成的紅茶,色澤常呈現(xiàn)青暗或烏暗。勻雜:“勻”表示色調(diào)、鮮葉標準一致。色不一致,茶中多黃片、青條、筋梗、焦片末等謂之雜。鮮葉老嫩不一致,將導致干茶色澤不勻齊一致,謂之雜。
本內(nèi)容來自《云茶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