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yīng)該根據(jù)蟹爪蘭的不同種類,選擇適宜的嫁接砧本。常見蟹爪蘭一般有鋸齒蟹爪蘭和鈍齒蟹爪蘭兩種。實際上這是兩種相似而不同種植物。鋸齒蟹爪蘭又稱蟹爪蘭、足霸王鞭等后仙人掌科植物。鈍齒蟹瓜蘭,通常稱作仙人指,也稱仙人扁或仙人枝,屈多肉植物。二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扁形莖節(jié)邊緣形鋸齒,形如蟹鉗,項部突截。因二者的株形、花形基本近似,花期也同時,故多數(shù)書刊都把它們列為同種花卉。
然而,蟹爪蘭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同是用仙人掌作砧木,鈍鋸齒蟹爪蘭表現(xiàn)出很強的親和力,長勢極好,成型快;而鋸齒蟹爪蘭翅親和力較差,長勢遲緩,成型慢。若改用三棱箭作砧木,則有較強的親和力,長勢好,成型也快。唯子棱箭不耐寒.作砧木時個如仙人宰能抵o杜以下的低溫,在冬寒地區(qū)需有溫室條件才行。
其次,蟹爪蘭嫁接的方法及部位也直接影響成活率。傳統(tǒng)的嫁接是橫向嫁接(又叫插接法),并且要求避開砧木的死亡區(qū)(中心部)。而橫接法有一個致命弱點,即接確面寬,接穗兩邊的空隙大,容易積水且排不出,造成腐爛。而且管理起來也較費工。如果改用縱向嫁接(又稱楔法),就完全可以避開這個缺陷。肥大的接據(jù)一般都大于砧木的縱向直徑.所以接口密合,成活后不留空隙,同時,由于接穗與砧木之間的維管束接確面寬,成活率更高,可達90%以上。還特別偌要一提的是,采用縱接法,一片仙人掌至少可按兩個接穗,當年就能成型,這是橫接法難以做到的。
第三,蟹爪蘭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接在哪個部位,接好后都必須套上透明塑料袋保濕。如果不安袋,成活率極低,即使勉強接活,長勢也弱,而套裳保濕的,只要嫁接得當,幾乎全部成活。套裳時要注意:
1.蟹爪蘭將接穗連同砧木一起套住,但不要束袋,使空氣從下方流進袋內(nèi),保持空氣新鮮,以利于傷口愈合;
2.蟹爪蘭蟹爪蘭盆土不能過濕,以不干不濕為好。最好每天檢查一次,勿使土壤里蒸發(fā)到袋內(nèi)的水汽過多。
3.蟹爪蘭套裳后植株應(yīng)放在避風并有較強散射光的地方,不要放在烈日下或黑暗處。早晚適當接受陽光直射,并不影響成活率。如果地栽砧木大面積接;則按套袋的要求,罩上塑料薄膜并適度遮蔭即可。
此外,在蟹爪蘭實際操作中可以不考慮砧木的“死亡區(qū)”。因為砧木的嫁接部位——般都在頂端,只要接穗肥大,削面部大干“死亡區(qū)”,因此總有部分維管束相接面成活。再者,接好后固定接穗時,最好不怕夾子或棉線,簡單16有效的方法是用一枚仙人掌刺,從砧木接口下方橫穿過接穗來固定,效果非常好。
全于嫁接時間和嫁接造型,其他資料有述,這里不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