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非常傳統(tǒng)的飲品,也正是因為古老,茶葉在中國的歷史相當長遠,人們在慢慢的發(fā)現,認識,到飲用,普及的過程中,對于茶也發(fā)展出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不管是泡茶的方法 ,水的選用,還是茶的品賞,喝茶的禮節(jié),都有一定的規(guī)則。那么,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喝茶時候有什么規(guī)則,或者說那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吧。
對于現在的有些人來說,茶似乎就是裝在罐子或者袋子里面,家中有客人來的時候,才會拿出來招待客人用的一樣東西。但是,茶本身在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久到什么程度呢?相傳茶是神農發(fā)現的,口渴的時候看到了一種不知名的葉子,就摘下來嚼一嚼,發(fā)現這種葉子竟然有解渴的作用。當然了,這只是一種傳說,但是傳說的年代如此久遠,茶葉的歷史自然也是十分悠久的。
最初的茶,是作為一種藥材進行記載的,從上古時期一直到后來,歷經數千年的發(fā)展,也慢慢地從不熟悉,到發(fā)掘,推廣,最終帶有本身特有的一種,其他各種都沒有的文化。茶的起源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去確認具體的年代了,各種起源說都有,各種時代也都有,甚至還有證據說明喝茶原本不是中國發(fā)明的,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茶。不過,這些都不是今天要講解的內容。
喝茶對于古人來說是一件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既然如此,與茶相關的一切都會有所講究。比如,泡茶所選用的茶壺,水,茶葉,茶杯等。當然了,最初時候,茶文化也還不能稱之為一種文化,所以人們對于茶葉的態(tài)度和用法也是完全不同的,你甚至想象不到,春秋時期,人們把茶葉當做一種蔬菜,能直接吃而不是泡水喝的那一種,加水煮熟之后,直接就飯吃下去。當然了,就這樣吃當然是沒什么味道的,可能還會加一些其他的調味品。
但是,這樣的吃茶方式,畢竟已經很遙遠了,在慢慢的發(fā)展過程中,人們也會發(fā)現茶葉的不同,這期間,就出現了唐朝時期,被后人尊為“茶圣”的陸羽所作的《茶經》,它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現存的最早最完整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還有一個美譽,就是茶的百科全書。喝茶其實不單單只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最好的情況是,能夠了解各種茶的生產、歷史淵源,還有飲茶的技藝等,因此,從茶葉的歷史到現狀,茶道的原理等有關茶的眾多方面,《茶經》當中都有所記載。
而喝茶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呢?普通情況下飲茶就不用多說了,但是如果要正式一些,飲茶又有什么講究呢?這一系列也是有禮儀的,被稱之為茶禮。
首先就是姿勢的問題,不見得一定要做著,也可以站起來,也可以跪著或者行走。如果是站著,自然不能像日常那樣隨隨便便,身體要站直,頭向上頂,平視前方,放松肩部。如果要走,首先要按照站姿的基礎,上身也不能隨意搖擺,盡量呈一條直線,對于客人自然也是要表示尊敬,面對客人,如果要離開,也不能當面掉頭就走。除此之外,細節(jié)之處還會分男女有不同的講究,在此不進行細說了。
上面只是姿勢的問題,還有禮儀方面,也就是與人交流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比如在站著、坐著、跪著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鞠躬,怎樣用伸掌禮向對方表示“請”與“謝謝”,還有用扣指的方式代替叩首,用來表示自己的謝意。
講話的時候也應該注意,恭敬但不是卑微,落落大方而又不失禮貌,不管是介紹自己,還是介紹茶葉,不管是行禮,還是泡茶,都應如行云流水一般,畢竟茶的背后是數千年的文化的沉淀,這些禮節(jié)看似繁瑣,實際上每一個舉動都體現著茶文化的精細周到。
泡茶也好,品茶也好,能說的可不僅僅是一篇文章就能夠說得清楚的,還需要自己去體會,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