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場合,不管是茶館、茶店,還是在讀書那會兒,一般都聽到說茶道表演,一直覺得很別扭,茶道作為茶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是一種內(nèi)在,怎么能表演呢,這個說法很扯。那么經(jīng)常說茶藝表演,是否合適呢?
茶藝包括行茶的程式、茶席的設(shè)計、環(huán)境、茶、人等,在我看來,行茶的程式、茶席的設(shè)計、環(huán)境和人等這些都是外在的一張皮,真正的核心只是茶。所有準備、過程都是為了一杯色香味俱全的茶,而茶只與技藝有關(guān),其他只與視覺相關(guān)。
古人說,技近乎道,藝近乎道,茶藝也屬此類,茶藝是一個專注、耐心和茶交流的一門技術(shù),侍茶之人通過專注去感受茶香、茶味微妙的變化,訓(xùn)練自身,由己達人,由一杯茶體會茶的意境和精神。
長期以來,茶藝從業(yè)者一般只有女性從事,并且還是年輕女孩子,更甚漂亮女孩子,并且需要妝容艷麗,衣袂飄飄,仙子下凡一般,也催生出現(xiàn)在流行的所謂茶禪服,更有雷人的宮廷裝等等,穿越的不知天上人間,過去未來。
也難怪有人看了國內(nèi)茶藝和日本茶道之后有這樣的感嘆,中國茶藝清一色都是漂亮的女孩子,而日本茶道有耄耋老翁和花甲老太,中年男女更是眾多,這樣一門技藝是年紀輕輕的她們理解的了,駕馭的了?
不由也讓我想起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里的故事,御史大夫李季卿至江南,常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瀟灑風(fēng)流,被敬重,而陸羽“身衣野服”,衣著簡單樸素,被李季卿羞辱,怒作《毀茶論》,想來也是一嘆,堂堂陸鴻漸也有這樣的境遇。
茶藝的落腳點絕對不是舞臺,也不是必須高宅大院、亭臺樓閣,也不是貴重茶器的羅列,也絕不是漂亮就更好駕馭的技藝,他也許只需要一顆專注的心,一方安靜的環(huán)境,燒水泡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