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
根據地圖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根據兩地的實際距離和比例尺,可計算兩地的圖上距離;根據兩地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可以計算比例尺。
根據地圖的用途,所表示地區(qū)范圍的大小、圖幅的大小和表示內容的詳略等不同情況,制圖選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圖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十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大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介于十萬分之一至一百萬分之一之間的地圖,稱為中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小于百萬分之一的地圖,稱為小比例尺地圖。在同樣圖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此可簡記為“大小詳、小大略”方便應用)地理課本和中學生使用的地圖冊中的地圖,多數屬于小比例尺地圖。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和地圖比例尺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放大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放大的倍數。如:原長度為1cm的零件,畫在圖紙上為10cm,則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0:1。
放大比例尺的分母(后項)通常為1。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內容也越詳細,精度越高。計算方法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
如果將原比例尺放大n倍;那么原比例*(n+1)。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
如果將原比例尺縮小1/n;那么原比例*(1-1/n)。
比例尺縮放后,原面積之比會變?yōu)榭s放倍數的平方。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副圖的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