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某部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世間每一次相逢,都是久別重逢。”當溫軟的水煮過茶葉的頭緒,滑落入你的唇齒間、暖熱了你的內(nèi)心時,你感到了啥?是不是望見這半生的時光,都遙遙化作了青煙?
中國人是極愛喝茶的,各有各的喝法、各有各的意趣,一樣的是那種在取茶、烹茶、試茶進程中融入的寄予——這一生有再多戎馬倥傯,抑或存亡悲歡,都畢竟要成為歷史的。想要在自個的現(xiàn)世里求得安穩(wěn)與信任,那最佳的方法莫過于喝茶。茶雖有茶水、茶器、茶道等等相輔,但結(jié)尾執(zhí)行茶的使命的卻是茶人。那么誰是茶人?不僅僅是高堂闊論的名仕貴紳,更是市井中那些充滿了智慧的大眾。早些年,他們的身影出沒于街頭老虎灶的晨光中,在一碗叫價兩毛飄著熱氣的香蔥陽春面里,捏著一壺茶,咂咂嘴,慨嘆當年的風光和市道。這是一種大隱約于市的精力。
將目光回放一千年的話,咱們能在陸羽身上看到這種精力。茶,這一株小小植物,生長在幽谷巖壁之間,不悲不喜、不來不去,只因人的思維才勃發(fā)本身的光輝,所以,它是最有生命力的植物。在陸羽用《茶經(jīng)》演繹茶葉之前,中國人對茶欠缺品鑒與審美的進程,所以其實才完成了茶的前半生,而茶的后半生,流落于各種類型的茶盅茶碗中,與人生的際遇完全重合。這也即是“你是啥,茶即是啥”那句話的意義了。
所謂佳人,在茶一邊。茶除了與人生呼應(yīng),也與豪情相融。這豪情,不僅僅是才子佳人的愛情,更是生命中所有的厚意??纯茨蔷G、紅、白、青、黃、黑茶,你知道你是哪一種?恐怕說不清也道不明白,咱們在人生的不同期間,體會過一段段不行重來的故事后,把那些純潔、柔媚、風味、淡雅與鏗鏘,適可而止地揉成年月,這恰如茶葉的初制進程:通過萎凋、揉捻、發(fā)酵和枯燥這些工序后,一片本來愣頭愣腦張望的鮮葉,現(xiàn)已成為茶杯中的尤物、人心頭的神往及人世中最終的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