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防治
強化環(huán)境和工具的消毒。可用50%甲基硫菌靈與50%福美雙(1:1)混合藥劑600至700倍液噴灑盆土或苗床、土壤,可達殺菌效果。
未發(fā)病前要及時噴施藥物進行預防。在早春植株萌動前,噴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可殺死越冬病菌。植株展葉后,每隔半月噴施一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連續(xù)3至4次,鞏固預防效果。發(fā)病后要及時采取藥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發(fā)時可噴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噴一次,噴藥時先葉后枝干,連噴 3至 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發(fā)生。也可使用國外防治白粉病的有效藥劑,如嗪胺靈、敵菌靈等。
病情蔓延后,可噴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連噴2至3次,每隔10天至15天噴1次。上述藥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較顯著。
其中粉銹寧的殘效期可達20天至25天,噴藥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層變暗灰色,干縮并消失。
對于家庭觀賞植物的養(yǎng)護,也可用酒精棉球抹擦被害部位3至4次,可使白粉病很快消失,對植株無藥害。
硫磺粉可用于溫室的冬季防治。將硫磺粉涂在取暖設(shè)備上任其揮發(fā),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適宜溫度為15℃至30℃,最好夜間進行,以免白天對人畜造成危險。
噴灑農(nóng)藥應(yīng)注意,整個植株均要噴到,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止產(chǎn)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