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濃密的樹林中,有著長長的、兩三米寬的石頭路,我不知道它有著多少的故事,只知道這是一條長長的時光隧道。
茶馬古道是一條貫穿滇、川、藏連接東南亞的千年古道。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商貿(mào)通道,也是思茅物資交流,進行貿(mào)易的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是因茶而成就的一條特殊的通商道路。
茶馬古道三大主線:
川藏線:由四川雅安出發(fā),經(jīng)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100多公里。
滇藏線:從云南普洱茶原產(chǎn)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fā),經(jīng)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達西藏邦達、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然后再經(jīng)江孜、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長達3800多公里。
陜甘線:這一條不常聽聞,但卻是歷史上最早的一條茶馬古道。陜甘茶馬古道,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并換回馬匹的主道。由明代陜西人與古代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而此時所謂的茶馬古道主要的運輸工具是駱駝,茶、馬指的是販茶換馬。明清時期政府對販茶有所管制,販茶分區(qū)域,因而陜甘茶馬古道是當時唯一可以在國內跨區(qū)販茶的茶馬古道。路線是從長安、漢中到甘肅、寧夏、新疆,到唐朝時與絲綢之路相連,走向中亞、歐洲,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之一。
【其中川藏線、滇藏線兩條主線的沿途,密布著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支線,將滇、藏、川“大三角”地區(qū)緊密聯(lián)結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陜甘線,人說:“吼著秦腔走馬幫”,地處橫斷山脈,道路崎嶇兇險,騾馬都難以通行,有著不為人知的艱難。一條條茶馬古道就是一部辛酸的茶馬血淚史。】
“茶馬,神秘的古道,風情將你深深纏繞;茶馬,悠遠的古道,滄桑的玄機中多少奧妙……”一曲《茶馬古道》莫不讓人的思緒跟著馬幫的鈴鐺聲穿梭在空谷回音的山嶺中、行進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
茶馬古道促進了西藏與祖國的統(tǒng)一和藏漢人民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系。同時也帶動了藏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藏漢的民族文化交流也更進一步。
山間鈴響馬幫來,這是50年代前對茶馬古道的真實寫照。如今,時過境遷,茶馬古道上的馬隊已經(jīng)離開了幾百年上千年了,那久遠年代里的陣陣駝鈴聲,噠噠的馬蹄,悠遠的茶香,走遠了,走得很遠,很遠......
茶馬古道在時光荏苒中沉寂,隨著現(xiàn)代化交通的日益發(fā)達,茶馬古道已被國道所代替,進而發(fā)展成為了旅游風景區(qū)。昔日寧靜的悠悠古道,那些古老的往事被現(xiàn)世所打擾。
古道、西風、瘦馬,只成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