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屬樺木科樺木屬。白樺樹冠優(yōu)美,樹皮潔白,是優(yōu)良的觀賞、綠化樹種。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冠卵圓形,樹皮白色,紙狀分層剝離,皮孔黃色。小枝細,紅褐色,無毛,外被白色蠟層。葉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花單性,雌雄同株,均為茅荑花序。果序單生,下垂,圓柱形。堅果小而扁,兩側具寬翅?;ㄆ?~6月;8~10月果熟。 生態(tài)習性。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適應性強,在沼澤地、干燥地均能生長。生長較快,壽命短。萌芽力強,天然更新良好。 分布。分布于找國東北、華北高山地區(qū)。 繁殖技術。一般采用播種法繁殖。9月及時采收,風干后貯藏于陰涼處。翌年4月播種,播前用濕沙層積催芽一周左右,播種約一周后幼苗出土,及時澆水和間苗。幼苗生長較慢,需加強肥水管理。
種植技術。一般于落葉后萌芽前進行移栽,移栽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樹皮,防止機械損傷,影響觀賞價值。小苗可裸根或帶宿土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移栽。栽后澆透水,正常管理即可。 整形修剪。白樺主要觀賞點是樹皮和枝干,整形修剪過程中應以培養(yǎng)通直的主干為目的。及時去除枝干上無用的萌蘗,以免影響觀賞。 園林用途。白樺枝葉扶疏,姿態(tài)優(yōu)美,尤其是樹干修直,潔白雅致,十分引入注目。孤植、叢植于庭園、公園之草坪、池畔、湖濱或列植于道旁均頗美觀。若在山地或丘陵坡地成片栽植,可組成美麗的風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