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翅蝽防治

發(fā)布時間:2023-11-01
茶翅蝽(halyomorphapicusfabricius),半翅目,蝽科。別名臭木蝽象、臭木蝽、茶色蝽。主要危害梨、蘋果、海棠、桃、李杏、山楂、櫻桃、梅、柑桔、柿、石榴等植物。
為害特點成、若蟲吸食葉、嫩梢及果實汁液,梨果被害,常形成疙瘩梨,果面凹凸不平,受害處變硬、味苦;或果肉木栓化。桃、李受害,常有膠滴溢出。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2~16毫米,寬6.5~9.0毫米,扁橢圓形,淡黃褐至茶褐色,略帶紫紅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革質部有黑褐色刻點,前胸背板前緣橫列4個黃褐色小點,小盾征基部橫列5個小黃點,兩側斑點明顯。腹部側接緣為黑黃相間。卵短圓筒形,直徑0.7毫米左右,初灰白色,孵化前黑褐色。若蟲初孵體長1.5毫米左右,近圓形。腹部淡橙黃色,各腹節(jié)兩側節(jié)間各有1長方形黑斑,共8對。腹部第3、5、7節(jié)背面中部各有1個較大的長方形黑斑。老熟若蟲與成蟲相似,無翅。
生活史及習性年生1代,以成蟲在空房、屋角、檐下、樹洞、土縫、石縫及草堆等處越冬。北方果區(qū)一般5月上旬陸續(xù)出蜇活動,6月上旬至8月下產(chǎn)卵,多產(chǎn)物葉背,塊產(chǎn),每塊20~30粒。卵期10~15天。7月上旬出現(xiàn)若蟲。6月中、下旬為卵孵化盛期,8月中旬為成蟲盛期。9月下旬成蟲陸續(xù)越冬。成蟲和若蟲受到驚擾或觸動時,即分泌臭液,并逃逸。
防治方法
1、越冬期捕殺越冬成蟲。
2、受害嚴重的果園,在產(chǎn)卵和為害前進行果實、果穗套袋。
3、結合管理隨時摘除卵埠及捕殺初孵群集若蟲。并應強調在各種受害較重的寄主上同時進行防治,以壓低蟲口基數(shù)。
4、藥劑防治。于越冬成蟲出蜇結束和低齡若蟲期噴50%磷胺乳油1000~1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50%對硫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等有機磷劑;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2.5%功夫乳油或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等菊酯類藥劑;以及50%辛敵乳油等有機磷和菊酯類復配藥劑均能收到較好防治效果。
上一個:索尼電視投屏怎么使用 蘋果手機(索尼電視投屏怎么使用教程)
下一個:門牌號250號好不好(門牌2504什么意思)

隧道止水帶的安裝應符合什么規(guī)定?
紅茶是怎樣制作的
租用dns域名好不好?有哪些交易方式?
烏龍茶萎凋做青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變化研究
紫藤的管理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win11睡眠后黑屏打不開(win10睡眠無法喚醒黑屏但是電源亮著的)
1n5408功率二極管_引腳配置_應用領域-
PLC控制設備手動和自動切換功能的方法
普洱茶的幾個“死對頭”
白蠟樹種植技術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