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喝普洱茶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呢?是有助于消化?是提神醒腦?是追求極致的口感?還是…………?我認為喝普洱茶,排在第一位的是喝的是健康。 所以十分有必要寫一下,普洱茶的農殘問題。這樣大家喝的才會放心。
中國農業(yè)部檢驗普洱茶四十多年來,普洱茶從來沒有農殘超標過,真正古樹茶也從來沒有檢出。在2005年歐盟全力打壓中國農產品時,使用的是十倍的商檢標準,全中國的茶葉幾乎都無法出口,但云南茶葉依舊直銷歐洲等西方國家,所以現(xiàn)在許多普洱茶產地,是歐盟,日本jas,美國usd a有機食品基地。
依據(jù)生長、管理形態(tài)與樹齡區(qū)分為四類:
一,野生茶
不論樹齡,原始茶種未經過馴化,育種,刻意管理之可飲用茶種。多為喬木,少部分為小喬木,樹姿直立高聳。嫩葉無毛或少毛,葉峰有稀鈍齒,成葉長可達到10-20厘米。葉距較遠。因葉片革質肥厚,不易揉捻成條索,毛茶顏色多呈墨綠色。主副葉脈粗壯而明顯。茶性柔滑而質重,香氣深沉而特異,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長而穩(wěn)定。
二,古樹茶
原學名為“栽培型野生茶”,云南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稱“大樹茶”。樹齡百年以上。生長形態(tài)以小喬木居多,樹枝多開展或辦開展,樹高1.5米到3米。嫩葉多銀豪,葉緣細銳齒,成葉長可達6-15厘米。毛茶顏色多呈深綠或黃綠色。主副葉脈明顯。茶性較野生型質相當,香氣較揚,口感較野生型水略薄而剛烈。
三,荒地茶
早年云南許多曬青茶箐來源多屬于野放茶,為茶園經栽種過后少有人工管理,不撒人工化肥與農藥,只稍作鋤草與翻土整理,現(xiàn)代稱之為生態(tài)茶。樹高1.5-2米。葉質肥厚,色澤較深。當?shù)厝朔Q為“老樹茶”,坊間稱為野放茶、放荒茶。
四,臺地茶
分為現(xiàn)代管理之茶園茶,以及人工栽培但無管理之荒地(野放)茶?,F(xiàn)代臺地茶園管理多以良種茶阡插無性生殖,少有種生苗。
口感
在同一產區(qū):野生茶比臺地茶口感較為寬廣,潤滑,刺激性低。區(qū)分茶樹齡,是以香氣口感最為準確。外觀辨別占一半準確性,配合口感才能更準確地判斷。
總結下:茶樹齡越大,刺激性越低,湯質越柔和,香型越寬廣、對應點越往后往下、茶氣越強。茶樹齡越小刺激性越強,湯質越烈、越薄、香氣集中在舌面上下、茶氣弱。
歡迎共同學習,分享普洱茶知識。希望加我,一起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