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栽培的櫻花種類很多,但作為切枝栽培的,主要有:彼岸櫻、啟翁櫻、江戶彼岸櫻、寒櫻、鄉(xiāng)間櫻、山櫻、染井吉野等等。櫻花的栽培根據(jù)切枝上市的時(shí)期不同,一般可分為10-11月切枝型(即2-3月定植、11月收獲)和2-3月切枝型(即2-3月定植、翌年2-3月中下旬收獲)。櫻花屬喜光、喜肥、好氣樹種。故應(yīng)栽植于日照充足、通風(fēng)良好、耕層深、易排水、肥沃的砂壤上中。
日本櫻花切枝栽培要點(diǎn)
1、育苗:多采用嫁接繁殖法,但有時(shí)也有進(jìn)行扦插和播種的。扦擂有休眠插和綠枝擂兩種。前者是在2-3月下旬剪取二年生枝條并剪成長約10厘米一段后,讓其充分吸水,基部沾些生根粉后插于苗床。適宜床溫為20-25℃,濕度為50-60%。后者是在新梢稍微硬化的6月,用帶兩片展開葉的新枝抽入。啟翁櫻、大島櫻等品種扦插較易生根,故通常用扦插法繁殖。
2、播種:6-7月果實(shí)成熟后采果,并用水洗去果肉后取出種子,里于排水性好的蔭涼處貯藏讓其越夏(坑深30-50厘米)待到秋末初冬或翌年2-3月再播種。種植地要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床面平整且為砂壤土的苗床,發(fā)芽適溫為7-10℃,濕度為70%左右。當(dāng)幼苗長至有真葉5-6片、高約20厘米時(shí)再行移殖。
3、嫁接:多采用切接法。一般是在2月中旬一3月,用山櫻、大島櫻實(shí)生苗或扦插苗作為砧木切接。為提高成活率,接后要用塑料薄膜把整個(gè)嫁接部分全包住,以利保濕、保溫,當(dāng)袋中新芽充分伸展后再去除袋子。
4、定植:選擇干直、粗壯、伸展良好、樹皮有光澤、無白紋羽等病害的苗木,將植株地下部根系的受傷部分剪去,然后在選定的場所上采用適宜的定植密度(2x2米)將根系展開后定植。為防止干燥,栽后還要鋪草和灌水。同時(shí)還要立上支柱,將植株固定牢固,以免被風(fēng)雨損傷。
日本櫻花切枝栽培技術(shù)系列文章:日本櫻花切枝栽培要點(diǎn)、日本櫻花切枝管理要點(diǎn)、日本櫻花切枝促花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