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文心蘭常用15厘米盆,也可用蕨板或蕨柱栽培。常用基質(zhì)為碎蕨 [蜜糖文心蘭] 根40%、泥炭土10%、碎木炭20%、蛭石20%、水苔10%。盆底多墊碎瓦片和碎磚,有利于透氣和排水。開花植株栽植在花謝后進行最好,未開花植株在萌芽前進行,這樣有利于文心蘭新根生長。5~10月為文心蘭的生長旺盛期,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休眠期可停止施肥和澆水,增加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即行。液施肥料流失嚴重,每半月可用0.05%~0.1%復合肥噴灑葉面加以補充。開花后要及時摘除凋謝花枝和枯葉。文心蘭的大多數(shù)種類均采用盆栽。盆栽植料與栽培蝴蝶蘭的植料相似。如水苔、碎蕨根、木屑、木炭、珍珠巖、碎磚塊、泥炭土等。這些植料組合應用效果好,如以細蕨根40%,泥炭土10%,木炭20%、珍珠巖或蛭石20%、碎石和碎磚塊10%混合調(diào)制效果好。種植時要用碎石或碎磚墊花盆底部1/3左右以利通氣和排水。栽培的花盆可用塑料盆、素燒盆、瓷盆等。栽培2~3年以上的文心蘭,植株逐漸長大并長出小株,根系過滿,要及時換盆。換盆通常在開花后進行,未開花植株,可選擇在生長期限之前進行,如早春秋后天氣變涼時進行,栽培材料應一起更換,換盆可結(jié)合分株一起進行。
夏時要注意遮蔭,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降溫。盛夏秋季每天都要澆透水一次,即澆到盆底孔出水為止。施肥以施復合化肥為好,宜薄肥,忌濃肥,宜于清晨或下午3時以后施肥。7、8月份,是植株抽花時期,此期由于高溫、高濕,易生細菌性軟腐病,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為此,可在晴天時把盆內(nèi)植材曬干,則細菌不易在干燥條件下繁殖,同時,將爛葉爛莖及時剪掉。在進入高溫、高濕的季節(jié)之前,應加強施肥,特別是要增加鉀肥的比重,培養(yǎng)壯苗,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日常管理文心蘭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一般不太嚴格。
栽培設(shè)施
文心蘭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5攝氏度,空氣相對濕度為75%-85%。光照強度 為10000lux-25000lux。小苗生長量少,一般光照強度以5000lux-15000lux為宜,中大苗生長量大,一般光照強度以15000lux-25000lux為宜。蔭蓬不能太低,以4-4米為宜,太低則影響通風效果,栽培架以0.6-1.0米為宜。
栽培基質(zhì)
文心蘭所需基質(zhì)要求通風透氣利水,常用基質(zhì)有樹皮、蕨根、水苔、木炭等。實踐認為:小苗用水苔,中、大苗用木炭做栽培基質(zhì),具有生長好、成本低等特點。木炭一0.5-2cm為宜,并在栽種前用水浸泡沖洗以除去炭粉。盆栽宜選用氣孔較多的素燒盆或容積較小的淺盆種植,用桫欏凰木炭渣和椰糠作植材,在盆底加墊小磚粒或風化石,以利疏水保濕。植株栽好后,可于盆面鋪上一層水草,以防旱保濕,有利氣生根的生長。
肥水管理
小苗的肥水管理
經(jīng)過充分煉苗洗干凈后用離干的水苔做基質(zhì)并定植與ф3cm塑料軟杯中,定植后當天用65%好生靈1000倍液混合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液噴灑防病。待盆中水草較干時,用清水澆半水,使水草呈濕潤狀態(tài)。之后約15天開始有新根生長,可用20-20-20彼得肥3000倍液澆灌,每周一次。
換盆與中大盆肥水管理
小苗經(jīng)過3-4個月后,長至4-6個假鱗莖,根系密集,并有部分根長出盆外,此時應換盆。換盆時先將小苗脫盆放于裝有少量木炭快墊底的塑盆中,再加適量木炭塊于植株四周,
當中苗經(jīng)過5-6個月后,長至6-8個假鱗莖,根系將木炭塊很好包住,此時應為中苗換盆。
中大苗肥水管理
小苗、中苗換盆當天應噴1次65%好生靈1000倍與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3000倍混合液防病,定植后3-5天澆水1次。由于夏秋季及干燥天氣應增加澆水次數(shù)并每天加噴1次葉面水,冬季干冷天氣每2-3天噴一次葉面水,6-7天澆1次透水。4-10月為文心蘭生長盛期,此時每月還應間施1-2次5-11-26彼得肥,防止植株徒長及提高抗病能力,此外還應適當補充鈣元素以增加葉片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