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里最老的梗之一,各種版本的回答。站在茶友角度,無論各種版本的答案,仍然含混不清。我們要把它跟茶友說明白。
已經到了必須正視、真視“健康正確品飲普洱茶”的關鍵時刻。
和茶友探討一個含混不清的話題,普洱茶到底傷不傷胃?
第一,老茶友中有很多,睡醒了之后,空腹就喝茶的,甚至......喝到中、下午時間才開始吃東西,且常年如此,至今……腸胃還沒出啥問題。聽到了一些大師說喝茶養(yǎng)胃,就更加踏實的喝了。
大師緊接著說,倘若哪一天你喝茶,腸胃會不適,那只是因為茶不好,沒舍得給你用真古樹,制作工藝有問題,于是乎,這些老茶友們,哪里的茶都不買了,并開始向大師去買茶了。以上不過是一個給餌再給套的邏輯,你看出來么?
第二,有些茶商的研究結果是,尊重個體差異,有一些體質和腸胃就是有辦法空腹喝茶。
第三,還有一派人,尤其是在傳統(tǒng)的茶城,即賣壺又賣茶的的店里,告訴你大壺泡普洱茶才過癮,大壺才能讓普洱茶達到最佳狀態(tài),普洱茶每日多喝多益,要想喝得爽,必須大大號主人杯。以上不過是一箭雙雕,且讓你高頻消耗罷了。相信此套路的茶友,身體被坑害的最狠。
習慣食葷食多的人,當然胃腸的耐受力會更強一些,有油可以刮嘛!于全產程不發(fā)酵的生普而言,尤其6個月-10年之內的新生普,茶性更是一個緩慢的由寒轉溫的緩慢過程。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刮油。
當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和案例分析之后,中立而客觀地得出來了以下結果:
1.在腸胃的耐受力方面,不存在個體差異,只是基數不同罷了。
2.在神經敏感強弱和血糖高低方面,確實存在個體差異,故每一個茶友都必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的茶量是多少。
腸胃的反應是一個緩慢、延遲性的過程,而血糖和神經敏感性方面,是一個當日就可以讓你有強烈感受的一種即時性反應,就跟喝酒喝多了,即時性的反應會頭暈會醉酒一個道理。
腸胃敏感的茶友,反而引發(fā)他,更快地去了解自己的身體,培養(yǎng)了好的飲茶習慣,而拯救了那副腸胃。靠賣茶為收入模式的茶商,不過是利用你的胃,不會表達、反應慢,就使勁宰客罷了。
長期不正確的飲茶習慣,會導致胃寒胃潰瘍,于何種體質、何種身體底子的人都一樣。我們平日茶會帶領茶友的經驗是,細心觀察每一個茶友的體質,以及為其現(xiàn)有的飲茶習慣進行診斷,因人而異,給出適合于他的飲茶習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