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工程項目的建設,通常是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一般來說,短的有一年,長的近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投資者出自其本能的愿望,都希望項目建成后能達到滿意的預期效果是可以理解的。但一項工程的建設,特別是重大工程的建設,由于時間的跨距比較長,在建設過場中,來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都很有可能對工程建設的目的產生偏離。設計方案不完善、施工組織方案不充分、管理機制不健全,極容易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即使工程完成其效果也存在不盡人意而遺憾;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處理不當,甚至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直至工程建設的失敗也時有發(fā)生的事。
一、幾項較大的風險源:建設項目的來自方方面面,很難準確預測,但它是經常存在的。通常有以下幾大項
(一)意念決策風險
項目的意念決策,項目初期意念決策是整個項目建設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第一風險。必須非常慎重,集思廣益、反復比較。項目業(yè)主應該根據自身的使用需求、經濟實力、融資條件和還貸能力等幾個因素確定工程建設的地點、規(guī)模、檔次標準和建設工期。同時,還需結合考慮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形勢走向,甚至要考慮地區(qū)的政治形勢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前景等。至于技術的可行性一般在業(yè)主提出要求后,由“設計單位”或“研發(fā)、投資單位”根據當時社會的技術先進條件和業(yè)主實際來考慮,只要通過方案的比較,一般都能達到社會平均先進水平。
(二)規(guī)模決策風險
項目建設的規(guī)模是根據業(yè)主自身的經濟實力來確定;明智的業(yè)主應該是適可而止,而不是無目的的任意擴大。工程的規(guī)模與項目投資并非為直線正比擴大的;當工程規(guī)模擴大后:
1、可能增加基礎深度和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造價在建筑物的一定的高度后,框架結構、墻體要適當增大,受力鋼筋也會相應增加,還可能添加相應的動力設備與設施,需增加相應的造價,其造價會加速增加為曲線正比。
2、增加融資額度,拉長還貸期,可能出現利率變化風險。
3、工期拉長帶來建筑材料的價格變動,施工管理費用增加等。
(三)金融風險
業(yè)主應當盡量在建設項目中使用自身的資金完成項目建設。但工程建設往往需用的資金較大量,融資貸款搞建設已成為社會常見事;但大量的融資,利息和可能出現的匯率的變化往往不是一筆小數目,精明的業(yè)主應精打細算;萬一建設資金鏈出現斷層,中途停工是工程建設中最不想見到的可怕事件,因此會帶來投資的迅速增加:
1、工地停工、誤工、窩工,人工、機械設備加起來往往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2、在基礎施工期內會增加基坑維護費用,在中后期會出現設備到貨,成品保護費用等。
3、社會上許多建設工程上所出現的官司,有各種各樣,但大多數都因停工所帶出來的。
(四)建設程序風險
項目建設的決策者們往往是由于種種原因“求建心切”或急功近利,或認為自身理由充分,不履行各種建設程序而匆忙開工; 26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在工程建設管理程序上得到了大大改善,特別是近年來,各級政府在規(guī)劃、調控、監(jiān)督、服務社會尤其是職能部門在管理程序上得到大大改善,配合電腦記錄和信息化的管理,尤其責任追究制度,使建設工程管理進入了程序化、法律化、專業(yè)化和經濟處罰手段等;無序和違規(guī)的現象較難逃脫法律和經濟的處罰。當出現違法違規(guī)的情況時,有關人員應受到個人的責任追究、處罰還是小事;更大的問題是項目被勒令整改所帶來的停工整頓,其相應發(fā)生的費用就如前第3點所述的可怕局面,這是決策者們需認真重視而馬虎不得。
(五)出現重大事故的風險
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事故,一是人身安全事故,二是工程質量事故;事故的出現大都是設計方、施工方、監(jiān)理方和甲方(業(yè)主)管理的責任,作者主要探討業(yè)主方面的風險,業(yè)主的風險會殃及池魚被牽涉到難以避免的可能被影響成品美觀、結構受損、降低使用效果和拖延投產的問題等。而且延期投產的貸款利息和投產收入的損失往往很難算到設計方、施工方和監(jiān)理方來承擔。
(六)業(yè)主籌建班子的風險
我國現階段在工程項目代建制尚未健全,項目管理制仍在探索實行之中。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的業(yè)主或投資方,都會建立自己或以自己為主體的建設籌建班子來管理工程建設上的事宜。由于很多的單位并非長期連續(xù)有工程建設,自身的班底人員中一般都不夠專業(yè),或出現“重經濟、輕設計,重技術、輕管理,重進度而不按機制辦事”等情況,雖有科班出身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未必專業(yè)齊全與經驗豐富,總體上是力量薄弱的。如遇到重大項目時,盡管他們竭盡所能,也難免因為“機制不規(guī)、經驗不到位”很多時候是力不從心的,其效率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項目籌建的時間花去不少,但老是進展不下去,其原因就在于此。時間就是金錢,拖延投產的損失是一筆難算得清的、明擺著的一筆大帳。
(七)材料、設備價格風險
對于較大的工程項目來說,使用的材料、設備較多是很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在現階段我國的體制下,材料、設備供應商一般承受價格風險有限,多數的做法是由建設業(yè)主來承擔?,F行的建筑材料,即“材差”是按季度上下浮動的,而且變化無常,很無規(guī)則,浮動的幅度也較大,可達10 %—50 % 甚至更多。而建筑材料的造價一般占工程建筑造價的60-70 %,是一筆很大的數值,必須慎重和計劃選用。設備價格的變動除制造用料外,往往還會涉及到進口設備的外匯匯率變動問題,其變動差額在10%-30%的幅度是常見的。
二、投資者為規(guī)避以上這些風險,作者認為應果斷采取以下對策
(一)充分的市場調查研究:充分的市場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通過調研出思路、謀對策、結成果。充分的市場調研是做好項目決策的必要和最基本的手段。一般應考慮到如下的因素并擬訂方案:
1、自身經濟來源并考慮資金積累的可靠性;
2、自身對工程項目的使用功能并預定經營發(fā)展的需要;
3、市場發(fā)展前景的需要和預備項目發(fā)展的規(guī)模;
4、建設規(guī)模、標準檔次和預測總工程費用;
5、貸款利率和還貸能力;
6、建設工期要求;
7、多方案比較分析得出的可行性研究。
(二)規(guī)避風險風險的規(guī)避是常人都想的利得事項。但對于并不長期從事工程項目建設的業(yè)主來說,一般只是個籠統(tǒng)的概念,并非設想得那么充分、具體;對于缺乏建設經驗的業(yè)主尤為突出,他們往往是用加個百分比來代替所有的潛在的風險,這是靠不住的;必須充分考慮到每個可能出現的風險事項而擬訂應對的可靠規(guī)避措施。應考慮的規(guī)避措施如下:
1、方案論證
盡管經過多方面比較得出的優(yōu)化后的建設可行性報告;仍須集思廣益,經多方面、多層次的反復論證,最好是請有豐富經驗、實力的工程咨詢公司協(xié)助制訂和專門的專家論證,在聽取專家的論證意見之后再敲定方案;
2、方案設計
找有較強實力的設計單位進行初步設計,并通過方案招標慎重比較后選擇設計方案,對控制施工圖的質量和控制建設造價能起到穩(wěn)妥的保證作用,避免出現重大修改而通常只有增加造價,在重大的設計修改中,大量減少造價的機遇極其少見;
3、嚴格程序
合理設置程序是確保建設工程依法依規(guī)依章和投資立項與完善設計方案的基礎,也是施工組織方案是否充分、內部運作是否規(guī)范的關健。干好一件事,一個人不行,辦糟一件事,一個人足夠;無數的“爛尾樓”與“腐敗工程”事實證明“亡羊補牢”晚也!依照建設工程申辦程序向屬地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申報、審批是十分必要的。如建設規(guī)劃、設計方案、立項報建、施工組織方案、開工報告、淤泥排放、噪音影響等等;諸多部門的審批手續(xù),哪怕省去那一道報批程序,將受到昂貴的處罰或停工、誤工的可能而迅速、大量增加工程造價。
4、聘請監(jiān)理
通過招標選擇信譽好、有較強技術力量和工程項目管理經驗的工程建設監(jiān)理公司(工程咨詢公司);在我國目前建設監(jiān)理酬金較低的體制下,是協(xié)助業(yè)主管理好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造價、安全的可靠有效規(guī)避風險的保證措施;同時可以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跟蹤整理相關的技術資料和文件擋案,免去業(yè)主投入大量的人才力量;
5、施工單位選擇
通過招標選擇信譽好、有較強技術、經濟力量和施工設備能力的建筑工程公司承擔施工建設,對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工期具有可靠的保障作用。特別是在重大工程中采用許多新技術、新工藝的適應能力上,或萬一出現重大基礎地質異常情況時的應對能力上更顯其經濟、技術、設備實力等應急所能發(fā)揮特有的作用。
6、材料、設備價格控制
有經驗的業(yè)主,通常會將一些風險轉移給供應商,為的是保障自己的投資計劃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圖眼前小利。應采取的措施將每年度的建筑材料鋼材、水泥等主要材料限定價格,簽定在合同條款中,以防價格上浮時施工單位說采購不到叫停工做籌碼,逼迫業(yè)主同意提供的過高價格;也有在預付款中適當提高比例,合同簽定時明確一定期限的材料價款。設備的材料浮動是采取將設備定死供應價。而匯率變化由于涉及到國家和地區(qū)上的國際慣例問題,一般比較難定死價,故須用嚴格供貨期來控制較為現實。
7、購買工程保險
工程保險是基于項目建設的工期較長,施工現場影響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不可遇見因素難于預測而考慮。可分為業(yè)主、投資方和參建單位均購買。業(yè)主的風險是基于地質異常、自然災害或天災人禍等參建單位責任以外的不可遇見因素造成的重大損失而言。為保障業(yè)主在工程計劃開支范圍內避免因地質等重大變化和特大自然災害所造成的重大損失是很有必要的。
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大、工期長,使用的材料、所需動力設備及設施量大,技術革新層出不窮,涉及的人力、物力、投入量大,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