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紫樹具有生長快,樹冠窄、適應(yīng)性強(qiáng),耐水濕等特點(diǎn)。在綠化工程中適用于低洼地、水邊、田邊種植,是低濕地片林和水網(wǎng)平原農(nóng)田防護(hù)林的理想樹種,在綠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價值。下面為你介紹水紫樹栽培繁殖技術(shù)要領(lǐng)。
一、水紫樹育苗繁殖技術(shù)
水紫樹主要是以播種繁殖為主,在10-11月份種子變紫或脫落后收集,然后把收集的種子放在一起、去掉外層果肉,淘洗一下后晾干、然后沙藏。沙藏的地方不能積水,可以在地里挖坑,里面鋪上10cm沙子,種子放上面、然后再約30cm蓋沙子,如果種子比較多可以多放幾層,等到來年春季地溫回升后就可能播種了。
播種前先把土地整理好,以畦播為主,畦面一般在1米樣子、要利于拔草等管理。因?yàn)樗蠘浔容^喜歡水濕,播種地要選擇在水源比較好的地方。因?yàn)榉N子在沙藏的時候基本都已經(jīng)咧嘴、露芽,所以在播種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碰壞嫩芽,播種的時候選擇點(diǎn)播,首先在畦面開溝,然后8-10cm間距點(diǎn)播,播好后覆蓋細(xì)沙土3cm的樣子,不能太厚,行間距20cm。播種后灌一次透水,以后要根據(jù)干濕情況補(bǔ)水,小苗期可以稍微干一點(diǎn),待苗高30cm以上時要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并及時補(bǔ)充一些復(fù)合肥。
二、水紫樹栽培管理技術(shù):
水紫樹在我國基本沒有病蟲害,生長期管理主要是水肥的把控。管理比較粗放,播種第二年春季要及時分植,第一次分植株行距1*1.5米為宜,可以選擇基地低洼、積水的地塊種植。
首先在冬季把土地里面的積水排干,然后起壟。壟寬100cm,高30cm,兩壟之間50cm的溝,便于以后排水和灌溉。水紫樹栽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待基本成活后增加水量或進(jìn)入半積水狀態(tài),7月份開始追肥催長,每兩個月一次氮肥補(bǔ)充、直到10月份,每次量不要太大(畝施肥量30kg),可以直接撒在溝里面,然后灌水至積水狀態(tài)10天以上,并注意控制雜草生長。隨著水紫樹的生長,可根據(jù)需要去掉或保留下層的枝條,枝下高基本控制在1.5米左右,便于管理人員走動。整個生長季節(jié)不能缺水,以免影響生長速度,可長期處于半積水狀態(tài)或有不斷的流動水,待開始落葉時要及時把積水排干,在冬季讓根部可以透氣呼吸。
另外,水紫樹種植不能太密,不然枝條稀疏細(xì)弱、會影響樹形觀賞,要在培養(yǎng)期根據(jù)生長速度合理分植,有足夠的空間生長后,樹干下邊與根部會膨大的更快,更具觀賞價值。為了充分利用土地,還可以在水紫樹下面套種些水生植物,如玉蟬花、黃菖蒲等,不但增加效益也減少雜草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