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不同時期的柑有什么特點,“小青柑”是小青柑普洱茶的簡稱,它不同于常見的"大紅柑"(陳皮普洱茶),采用果皮未著色、生理未成熟時純天然的新會柑(每年7月份-8月份采摘,芳香油含量高,柑味強烈。)和云南普洱茶為原料,在沒有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經(jīng)特殊工藝加工而成。
青柑一般默認為采摘于農(nóng)歷立秋至寒露期間(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時果皮尚未著色,外表色澤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點微凹且密,不顯皺縮,質硬皮薄,味辛氣香;二紅柑指采摘于農(nóng)歷寒露到小雪期間(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與熟果之間,故表皮褐綠中有微紅,皮質稍厚帶硬,油室凹孔較大,味辛苦中稍帶微甜;到這里大家肯定能明白大紅柑了: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間(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
我們了解了新會柑的不同時間采摘的特點后,他們的價格有什么不同呢?小青柑和大紅柑的價格又會是怎樣的呢?
要說柑普茶真正值錢或者具有賣點的是皮,里面的普洱茶或者宮廷料其實不是重點【現(xiàn)在很多賣家是這樣子】,因為我們在品嘗柑普,無論是哪個時期的柑皮配置的柑普茶,很多人開始喝到的是柑皮的味道,因此很多商家會把重點設置在柑皮上,里面的普洱其實是一般或者是非常普通的料【因為這樣利潤會高很多,廠家批發(fā)出去的價格也會低很多】。因此在柑皮一樣的情況下,能夠區(qū)分柑普茶不同的,那就是喝起來柑皮和普洱的口感,醇厚是我們對喝熟普的形容詞,如果一個柑普,青柑連這感覺都沒有的話,其實都是非常便宜的,直接點說,250以下,畢竟現(xiàn)在人工貴,零售就這個價了,其實算正常。
我認為柑普或者小青柑一般會在400左右吧,在沒有牌子的情況下,這是非常合理的價格,假如你說高的,老皮或者瀾滄的差不多一千的,皮料也是差不多的,人家買那么高,那就是所謂的品牌或者說安全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