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
1、原水投加混凝劑,在混合池內,通過攪拌器的攪拌作用,保證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凝劑與原水快速混合。
2、高效斜管沉淀器分為絮凝與沉淀兩個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劑,池內的渦輪攪拌機可實現多倍循環(huán)率的攪拌,對水中懸浮固體進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體。
3、斜管沉淀器由隔板分為預沉區(qū)及斜管沉淀區(qū),在預沉區(qū)中,易于沉淀的絮體快速沉降,未來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體被斜管捕獲,最終高質量的出水通過池頂集水槽收集排出。
二、高效斜管沉淀器技術優(yōu)勢如下:
1、表面負荷高:利用污泥循環(huán)及斜管沉淀,大大高于傳統(tǒng)高效斜管沉淀器。
2、污泥濃度高:高效斜管沉淀器產生的污泥含固率高,不需再設置污泥濃縮池。
3、出水水質好:高效斜管沉淀器因其*的工藝設計,由于形成的絮體較大,所以更能攔截膠體物質,從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更有保障。
三、高效斜管沉淀器工藝的關鍵之處—污泥循環(huán)和排泥
1、污泥循環(huán):部分污泥從斜管沉淀器回流至絮凝池中心反應筒內,通過精確控制污泥循環(huán)率來維持反應筒內均勻絮凝所需的較高污泥濃度,污泥循環(huán)率通常為5-10%。
高效斜管沉淀器作用
2、排泥:刮泥機的兩個刮臂,帶有鋼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機持續(xù)刮除污泥的同時,也能起到濃縮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
四、斜管沉淀器的原理
斜管沉淀器是根據淺池沉淀理論設計出的一種高效組合式斜管沉淀器;也統(tǒng)稱為淺池斜管沉淀器。在沉降區(qū)域設置許多密集的斜管或斜板,使水中懸浮雜質在斜板或斜管中進行沉淀,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動,分離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著斜板(管)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這種池子可以提高沉淀效率50-60%,在同一面積上可提高處理能力3-5倍。可根據原廢水的試驗數據來設計不同流量的斜管沉淀器,使用時一般都要投加絮凝劑。
斜管沉淀凈水法是在泥渣懸浮層上方安裝傾角60度的斜管組建,便原水中的懸浮物、固體物經投加混凝劑后形成的絮體礬花,在斜管底側表面積積聚成薄泥層,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懸浮層,繼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處理或綜合利用。上清液逐漸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關鍵詞:混凝劑 攪拌器 絮凝劑 刮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