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噴霧干燥機是干燥領域發(fā)展較快、應用范圍較廣的一種形式,適用于溶液、乳濁液和可泵送的的懸浮液等液體原料生成粉狀、顆粒狀或塊狀固體產(chǎn)品。被干燥物料熱敏性、粘度、流動性等不同的干燥特性,和產(chǎn)品的顆粒大小、粒度分布、殘留水份含量、堆積密度、顆粒形狀等不同的質量要求,采用不同的霧化器、氣流運動方式和干燥室的結構形式。隨著噴霧干燥技術的不斷開發(fā)和完善,這項技術在國內(nèi)外已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用于食品工業(yè)中奶粉、乳清粉、奶油粉、蛋粉、果汁粉、速溶咖啡等的生產(chǎn)中,在其它工業(yè)如藥物、生物制品、洗滌劑、陶瓷、環(huán)保等工業(yè)中也很常用。
小型噴霧干燥機設計緊湊,無需附屬設備,針對黏性物料,設有噴咀清潔器(通針),在噴咀被堵塞時,會自動清除,通針的頻率可自動調(diào)整,故這些活性材料在干燥后仍維持其活性成份不變。噴霧干燥機大部分的干燥故障都在于對進排風機的風量或風壓的調(diào)整失誤所致,一般都是排風量低、風壓低,造成的結果就是干燥主塔的負壓過低,排風溫度過高,導致產(chǎn)品的含水量提高。合理調(diào)整進排風機,能有效提高干燥效率,降低生產(chǎn)能耗。常見的噴霧干燥設備收料裝置主要有布袋除塵器以及旋風分離器兩種。兩種收料裝置需對應不同的風機設置。
小型噴霧干燥機測定顆粒粒度分布的實驗方法有:篩分法、顯微鏡法、空氣分級法、沉積法、庫爾特計算器法及激光全息照相法、光散射法等。
① 篩分法:篩分法是早期經(jīng)典的方法,將被測樣品經(jīng)過不同大小孔徑的篩網(wǎng)過篩;然后,再稱量獲取粒子大小及質量分布。這種方法簡單,但準確性差,且較為耗時,尤其是對超細顆粒更是如此。
② 顯微鏡法:顯微鏡法是一種直接的測量。光學顯微鏡法是通過人眼直接觀察,人為因素引起的誤差較大;電子顯微鏡法是通過電子掃描,獲取圖像,結合圖像分析技術進行測量。它減少了人為觀測誤差,但制樣要求高、操作復雜且設備昂貴。
③ 沉降法:沉降法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采用多的粒度分析技術。用沉降法測定顆粒時,細粉的沉降速度很慢,測定需要很長時間。同時,由于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超細顆粒的布朗運動以及再凝聚等原因,得不到高的測量精度。
④ 庫爾特法:庫爾特法是粒度分析的又一經(jīng)典方法。它不受顆粒材質、結構形貌、折射率以及光學特性的影響,幾乎適用于所有類型的顆粒測量。
⑤ 光散射法:激光測量法以其快速、準確、便捷以及對樣品的非接觸的*優(yōu)點備受重視,得以迅速推廣應用。它可以分為兩類:時域平均光散射法和動態(tài)光散射法(光子相關光譜技術p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