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喝茶,特愛問對方:“你覺得這茶怎么樣?”“你覺得好喝嗎?”對方不知道是出于禮貌還是真情實感,都會回答:”挺好喝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無論什么茶他們真的覺得都好喝嗎?每當(dāng)我再追問下去,答案卻往往是同一個:我不懂茶啦!
喝茶這件事仿佛成了主客之間的捧哏逗唱,對茶的真實評價、感受隱沒于茶宴背后,無從得知。
即便如此,小編卻依然想聊聊,喝茶這件事究竟要不要誠實?
一般而言,茶喝多了也就多多少少能品出茶的好壞來。
之前聽聞一朋友,收到了一份他覺得并不好喝的茶,但他在接收時未發(fā)一言,回去后就將此茶束之高閣再也不碰。
一款茶的好壞,雖與制茶人對其投注的心力有關(guān),但最終還是要靠技藝去表現(xiàn)。
不好喝的茶除卻原料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制茶工藝不到位。部分愛茶人遇到這樣的茶,往往不太說出來,制茶人便誤以為自己的茶很好,到處推銷。
不說出來是隱瞞,也是一種不誠實。
這種不點明的真相,往往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制茶人以為自己的茶沒問題,一年又一年的復(fù)制;收茶人以為自己顧及情面,留了對方面子,卻有苦說不出。
最終這場往來只是毫無意義的照面,喝茶變得索然無味。
不若一開始就實話實說,大大方方指出茶的問題,講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對方能對茶進(jìn)行改善,收茶人也能喝到有所精進(jìn)的茶品。
除了避而不說,更多時候我們的不誠實是出于禮貌。
上周大家聚在一起喝了一款紅茶,泡茶者感慨:“這款紅茶的糯香感,真是秋冬暖日的良配,醇厚又甜潤。”小編表示贊同的點點頭,旁邊的小姐姐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詢問道:“你覺得不好喝嗎?”
她猶猶豫豫:“沒有不好喝,是順滑甜潤的......”
“那你是想說什么?沒關(guān)系的,你說實話就好。”
她在催促下小心翼翼地開口:“就我覺得這個茶的香氣很奇怪......”
“哪里奇怪?”
“我說了可別罵我啊,我覺得有股‘腳臭’的味道。”
“其實我也覺得,但我不好意思說.....”另一位小伙伴立刻插嘴道。
小編和泡茶者相顧一愣,隨即反應(yīng)過來。
泡茶者笑著解釋“不是‘腳臭啦!這是紅茶發(fā)酵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與茶的品種、原料有關(guān)。紅茶經(jīng)過完全的發(fā)酵,在熱水的刺激下,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氣味,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習(xí)慣的,但是你們可以放心喝!這種獨特的滋味可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呢!”
小姐姐聽罷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原來是這樣??!那我以后還是該實話實說,不懂就問!你要是不說,我可能一直都不知道!”
“喝茶的樂趣不就在這嗎?我們不斷的‘知道’,不斷的學(xué)習(xí),只要我們坦誠的對待茶這件事。”泡茶者慢悠悠的開腔道。
無論是為了做茶更精進(jìn)還是更深入的了解茶,學(xué)習(xí)新的知識,小編都認(rèn)為我們喝茶還是要誠實。
誠實是真,求真是喝茶這件事上最快能夠進(jìn)步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