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韶關始興縣車八嶺是國際級自然保護區(qū),在保護區(qū)內光高等植物就有1900多種,植被非常豐富,很適合野生古茶樹在此生長。新快報記者跟隨當?shù)刂撇鑼<依畈匠牟椒?進入車八嶺深山探訪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古茶樹。記者還親身體驗了采摘、炒制等手工制茶方法。
本期采訪中有幾個令我震驚的地方:一個是廣東韶關始興縣的地殼演化竟然起始于古生代泥盆紀,是當之無愧的華夏古陸,距今三億多年前,海水浸入華南,始興雖然浸淹程度不大,但是地殼升降頻繁;海浸海退次數(shù)較多,造成陸相沉積和海相沉積相間,形成多積砂頁巖和石灰?guī)r層??脊旁谀车匕l(fā)現(xiàn)大量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其中以筒狀珊瑚、蜂窩珊瑚和多種螺類等的化石,說明始興在古生代是一片淺?;蚝?。
曾聽一個朋友講過,始興境內的山上不乏這樣的化石,早年間曾被人拿來制作成茶臺或花盆等家居用品,化石里面自然遺留的各種貝類痕跡非常漂亮,一面品嘗茶香一面遙想當年,這種時間的距離感令人唏噓。從海洋到陸地的進化,帶動了陸生動植物的演化,逐步發(fā)展成原始森林。人類近幾十年的瘋狂舉動,讓這種進化變成“退化”,參觀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博物館,真叫人心痛,當年活躍在森林里的東北虎、華南虎、蟒蛇等如今只剩下標本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人類忽視的小動物和植物和菌類,也都慘遭滅絕。
附近還有一個石峽文化遺址,是銅石并用的時代,這里出土了大量農具,比如石鋤、有段石錛等,都比較先進,證明農業(yè)文明在此一度興盛,這里也是良渚文化的延續(xù),證明人類活動的一個軌跡。所以,歷史沉淀的文化層在這里是很深厚的。
二是韶關的茶葉在《茶經》中就被隆重地提到過。陸羽當年為了編撰這本書,曾游歷了全國各地,把產茶區(qū)都劃分清楚,包括山南道、淮南道、浙東道、浙西道、劍南道、黔中道、江南道、嶺南道這八道。韶關仁化、樂昌出產的“白毛尖”是茶葉中的珍品,因茶芽粗壯,披著密集的銀色毫毛而得名。
三是野生古茶樹。雖然人類砍伐了不少樹木,但是存活下來的野生古茶樹還是超過我的想象,它們藏身在海拔幾百米到1000多米的山上,與各種植物交混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汲取天地之靈氣。晚上吸食甘露,白天接受陽光的洗禮,這樣的茶才是真正的茶。當然,不只是茶樹,其他植物也是如此,一旦被馴化就缺少了該有的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