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金盞菊
·別名:
拉丁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科名:菊科
·屬名:金盞菊屬
產(chǎn)地分布:原產(chǎn)南歐,我國各地有栽培。
形態(tài)特征:二年生草本,株高50-60cm,全株被白色茸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基生葉有柄,上部葉基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形大,4-6cm,舌狀花一輪,或多輪平展,金黃或桔黃色,筒狀花,黃色或褐色,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生長習性:喜光,耐寒,適應性較強,不擇土壤,怕炎熱天氣,能自播。
繁殖培育:9月初將種子播于露地苗床,覆土略厚,保持床面濕潤,極易發(fā)芽出苗,也可于春季進行播種,但形成的花常較小且不結(jié)實。幼苗生長迅速,應抓緊苗、定苗,經(jīng)移植一次后,于11月初定植,株距40cm,定植成活后,肥水充足,植株能旺盛生長和分枝,寒冬來臨時已形成較大株叢,利于翌春多開花。寒冷地區(qū)須保持越冬,春雨較多地區(qū)需加強土壤排水,并再次施以磷,鉀為主的液肥,這樣葉茂花繁。盆栽時
景觀用途:是良好的春季花壇、花境材料,也可作切花或盆花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