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至今700多年歷史,有“千年人參,百年陳皮”的美譽。
現代對于陳皮的定義有著更嚴格的規(guī)定:只有在地理標志保護區(qū)域的自然條件下貯存陳化三年以上,才叫陳皮。
《本草綱目》記載:“其味屬辛、苦、溫。辛能散、苦能瀉能燥,溫能和百病。陳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
而《中醫(yī)手冊》記載:“橘皮以廣東新會所產為佳,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于是現在,新會陳皮也成為了廣東一大特產,遠近馳名。
很多人買陳皮,就只買新會陳皮,因為這才是養(yǎng)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新會陳皮,脫穎而出
新會陳皮,和外地的陳皮的藥用與調味效果,相差很大。
經藥檢部門初步化驗結果表明,由于土壤條件、栽培技術、農田氣候的差異,新會產的陳皮與外地移植新會柑的陳皮,其形狀組織結構雖然相似,但揮發(fā)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異。
其內富含三大活性物質:揮發(fā)油、多糖類和黃酮類物質,這些物質對身體起著微妙的作用。
初冬,冷風蕭瑟,萬物俱寂,卻是大紅柑收獲的時候。
此時的大紅柑已基本成熟,外皮變成金黃色或橘紅色,大而飽滿,香氣四溢。
為什么先選大紅皮?
冬后大紅皮內含的果糖以及海綿松絲,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對于調節(jié)膳食平衡有很好的幫助,并且富含多種維生素。
在陳皮分類中,青皮破氣,其行氣力比二紅皮、大紅皮要強,而二紅皮、大紅皮能理氣,化痰力比青皮強。
所以一般家庭儲存陳皮,建議多存紅皮,四時皆可使用,是日常飲食養(yǎng)生良方。
好陳皮難得
雖然大紅皮益處良多,但是卻很難大批量生產。
一是成本太大,柑農們不愿意留種冬至大紅柑,阻礙柑圍清園修枝施肥工作,拖延每年的種植收成周期,花銷成本無形提高,稍有不慎還會影響明年收成。
二是風險太高,冬至過后,柑果達到成熟期頂峰,柑果可控時間短,落地果嚴重,損耗大,加上一般冬至過后天氣不穩(wěn)定,陰天或者下雨天根本曬制不到陳皮,造成留種柑果整大批量浪費!
三是儲存也難。冬后果皮含糖量很高,保存時一不小心很容易即會出現霉變和蟲蛀,沒有一個專業(yè)的倉儲環(huán)境,不敢輕易儲藏......
諸多因素,都影響著大紅皮的產量,所以這次找到這款新會陳皮,甜潤大紅皮,陳年時限好,建議大家別猶豫,多囤幾罐!
經年陳化,柑香陳韻
這款陳皮加工也信得過,從采摘、開皮、翻皮、曬干到陳化,每一個步驟都安全規(guī)范。
所選的柑皮,是當地的“茶枝柑”品種,皮厚,果瓣相連,片張分離,外表有著數量多、均勻分布的小點,即油室。
在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下保存,不讓它受潮,經過長時間的陳化,表面紋路清晰,分布均勻有光澤,慢慢地就越陳越香。
無論是泡茶、做菜、煲湯,隨手取出幾片放入,讓陳皮的清香甘甜浸潤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