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鞋

發(fā)布時間:2024-03-15
20世紀50年代初,隨著中國橡膠工業(yè)的起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穿布鞋轉變?yōu)榇┙夥判?。解放鞋也就成為我軍的主力鞋,一穿就?0多年。50多年來,它在部隊作戰(zhàn)、訓練、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左圖是解放鞋的第一代樣式,也是裝備時間最長的種類
解放鞋,大名鼎鼎的名字,只要是中國人,多多少少都聽過。這雙和解放軍同名的鞋子存在差不多半個世紀。
說起解放鞋,當然要說起解放軍,和他的前身八路軍,新四軍,紅軍。
解放鞋的歷史
八一南昌起義,紅軍宣布建軍。之后的廣州起義,秋收起義,紅軍逐步形成燎原之勢。當時起義的部隊是清一色的國軍部隊服飾,除了脖子上的紅領巾和胳膊上的紅袖章以外,他們的軍服和國民軍沒有任何的不同。
當時的國軍部隊上衣是中山裝,頭戴大蓋帽,西褲樣式的軍褲,士兵打著綁腿。至于軍鞋,國軍并沒有做強制的要求。在正式場合,軍官一般穿著皮鞋,也有少數穿著長筒軍靴的,士兵則一般穿著黑色布制軟底膠鞋或者是布鞋。但是實戰(zhàn)中,國軍士兵多是穿著布鞋和草鞋,布制軟底膠鞋數量很少。所以紅軍建軍初期,紅軍戰(zhàn)士的軍鞋也主要是布鞋和草鞋。
井岡山的工農武裝割據時期,隨著紅軍經濟的改善,不同于國軍制服的紅軍制式軍服也正式確立。新的軍服包括紅領章,軍帽為大八角帽,佩戴五星帽徽。雖說訂了式樣,但由于當時紅軍控制的蘇區(qū)面積小且經濟條件差,沒法大量制作軍服,相當一部分紅軍戰(zhàn)士仍然穿著五花八門的衣服。根據粟?;貞?,當時紅軍只發(fā)兩塊白布,由士兵自己裁剪成上衣和褲子,再用鍋灰染成黑色或者灰色(染色是因為白衣太顯著,很容易被敵軍瞄準)。紅軍士兵軍官連衣服的顧不了,鞋子自然也沒法顧得上,當時的士兵隨時面臨艱苦的戰(zhàn)斗和訓練,能找到什么鞋子就穿什么,甚至還有赤腳的。
民國的軍閥期間繼續(xù)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混戰(zhàn),紅軍借此機會迅速發(fā)展。隨著軍事上的一再勝利,紅軍很快建立了面積廣大的贛南中央蘇區(qū),人口也達到數百萬,蘇區(qū)的經濟有著相當的好轉。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建國以后的紅軍再一次統(tǒng)一了軍服的式樣。紅軍的軍服設計師在原有軍服式樣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讓其更適合作戰(zhàn),還把軍帽換成了小八角帽。
和之前不同的是,紅軍此時開始在各蘇區(qū)統(tǒng)一軍服式樣,并且提供給士兵統(tǒng)一的軍服供應。當時中央蘇區(qū)的經濟最好,紅軍新兵進入軍隊就可以領到一套軍服,一到二副綁腿,一床被子,兩雙鞋子,還有子彈袋,干糧袋,背包等東西。紅軍發(fā)的這兩雙鞋子主要是布鞋,條件差的蘇區(qū)則發(fā)給草鞋。由于紅軍都是步兵,行軍打仗全靠一雙腳板走路,加上作戰(zhàn)地區(qū)多是山地叢林地區(qū),所以紅軍對鞋子是相當重視的。
當時紅軍裝備的皮鞋和膠鞋數量極少。皮鞋少到沒什么,因為紅軍行軍頻繁,一天走50里山路是小意思,不便于行軍的皮鞋最多是少量軍官穿。膠鞋就不同了,基本都是士兵用的。膠鞋和布鞋一樣輕便,利于爬山和長距離行軍,同時膠鞋底比皮鞋的布底要結實太多,不容易磨壞,一雙膠鞋在普通紅軍戰(zhàn)士眼中簡直是無價之寶。但是膠鞋數量比皮鞋還要少,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橡膠工業(yè)剛剛起步不久,而且集中在海南,云南,廣東等地。這些區(qū)域都被地方軍閥控制,自己大量生產也相當困難。所以即使是國軍自己,也只裝備有很少的膠鞋和皮鞋,地處偏僻地區(qū)的紅軍自然不用說了。
隨著五次圍剿的失敗,紅軍開始長征。
長征紅軍靠步行穿過了整個中國的南部西部,步行上萬公里,穿越數十條大河,爬過數不清的高山。由于每天都需要長距離行軍,鞋子就成了最為重要的東西。皮鞋不適合在復雜地形長距離行走,紅軍士兵使用最多的還是膠鞋,布鞋和草鞋。膠鞋數量過少,只有由極少數戰(zhàn)士使用,在紅軍內部沒有分量。而布鞋數量倒是滿多的,而且穿著舒適,鞋子本身由輕便,非常適合長距離行軍。當時紅軍戰(zhàn)士一般都有一雙布鞋,不是家里親戚送的就是支前的大嫂大姐們送的。但是布鞋不耐穿,單薄的布制鞋底在山地堅硬地形上急行軍,有時候一周內就能穿壞。所以很多紅軍戰(zhàn)士把布鞋放在背包里面,到了實在走不動路的時候才穿。
絕大部分紅軍士兵還是穿著草鞋,這種鞋子雖然也很容易壞,而且對腳步保護很少,但是它很容易編織。由于草鞋的原料到處都是,編織起來很簡單,紅軍一般每個士兵都帶著兩到三雙草鞋,頻繁更換。一旦有一雙壞了,就趕快編一雙新的。對于紅軍來說,鞋子是相當相當重要的。因為沒有子彈也可以拼刺刀,沒有糧食忍饑挨餓也可以支持幾天,但是一旦沒有鞋子,必然會馬上掉隊。艱難的長征中,要想活命就必須始終跟著隊伍行軍,掉隊和死亡的概念是等同的。
一雙破草鞋,這是革命時期紅軍戰(zhàn)士艱苦奮斗的象征。
草鞋非常實用,但是也有嚴重的缺點。鞋子一般都是新的好,但是草鞋不是這樣。新編草鞋由于草制堅硬,太容易傷到腳。很多士兵長距離行軍后,腳上被新的草鞋磨的全是血泡和傷痕。
西安事變爆發(fā),紅軍正式收編加入國軍,開始接受國軍正式補給,軍服也全部統(tǒng)一。在抗戰(zhàn)中,八路軍和新四軍大部由于處于敵后,物資供應很艱難,他們軍服軍鞋和紅軍時代區(qū)別不大。
內戰(zhàn)中,解放軍的軍服軍鞋較之八路軍時期改善不多。由于抗戰(zhàn)后接受日軍投降的物資不少(尤其在東北接受蘇聯(lián)轉交的大量日式裝備),加上戰(zhàn)斗中繳獲一部分國軍美式裝備,解放軍開始有了一些皮鞋,膠底鞋。但是相對于數量280萬正規(guī)軍的解放軍來說,這些鞋子數量還是遠遠不足的。
大部分解放軍士兵還是穿著解放區(qū)婦女援軍提供的布鞋,也有一部分解放軍戰(zhàn)士還是穿著草鞋。
到了內戰(zhàn)后期,隨著三大戰(zhàn)役的進行,國民政府軍節(jié)節(jié)敗退,陷入全面崩潰的可怕局面。此時解放軍的軍需工廠開始有了相當的發(fā)展,除了在東北接受蘇聯(lián)轉交的大量日本軍需工廠以外,解放軍還繳獲了不少國軍的軍需工廠。解放軍開始大量生產統(tǒng)一式樣的軍服和軍鞋,其中一批實用的膠底鞋也生產出來。
到了1949年初,解放軍正式制定軍服的標準,其中包括有八一軍徽的著名軍帽,由于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產物,該帽名字叫做解放帽。那么最初的那批膠底鞋,也被成為解放鞋,這個名字一直流傳到今天。
解放鞋,在當時還是相當實用的。東西是要比較才能體現出優(yōu)勢來,解放鞋各方面都比布鞋強的多。
建國以后,由于中華民國還控制臺灣和當時的西康省,西藏,中國沿海諸島,上萬國軍殘部盤踞緬甸,國內還有大量的國軍游擊部隊,土匪武裝,特務分子,中央自然仍然把軍事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950年1月4日,解放軍總后勤部退出50式軍服,這是中國解放軍建國以后第一套軍服。軍服包括海陸空三軍戰(zhàn)士,干部的全套服裝,當然也包括鞋子。50式軍械包括軍官皮鞋,士兵翻毛皮鞋,布鞋,解放鞋等。由此,解放鞋正式登場,進入解放軍制式裝備。
當時50式的供應包括:每人每年發(fā)布鞋6雙,解放鞋2雙,棉鞋2雙。
在朝鮮戰(zhàn)場的使用
10月,中國志愿軍進入北朝鮮作戰(zhàn),解放軍隨之大量裝備部隊。在之后三年的激戰(zhàn)中,解放軍逐步成為志愿軍的主要裝備。
解放鞋的全名叫做膠底布鞋,它是品種繁多的膠鞋中的一種。解放鞋有著橡膠鞋底,帆布鞋面,鞋底是黑色,鞋幫是黃色,鞋面則是綠色,有時候我們也把它叫做黃膠鞋。
由于膠鞋和布鞋各方面相對有些類似,膠鞋的耐用性又高出幾個臺階,布鞋的迅速淘汰是不用多思考的。
為什么中國可以大量裝備膠鞋呢?主要還是中國國內的橡膠工業(yè)的發(fā)展。
其實早在1949年,中國橡膠工業(yè)已經有了初步的發(fā)展,有各類型小膠園達2800公頃,橡膠樹120萬株,年產天然橡膠約199噸。
由于橡膠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建國以后中央特別重視這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到了1951年,我愛蟻集網甚至成立中國天然橡膠產業(yè)的專門機構-華南墾殖局,由葉劍英元帥擔任負責人。1952年,20多萬解放軍官兵開赴海南和廣西開始天然橡膠的軍事墾荒。到了50年代末期,中國橡膠工業(yè)已經具有相當的規(guī)模。1984年,中國的膠鞋產量為5.72億雙,居世界第一位。
穿著解放鞋的志愿軍士兵在朝鮮戰(zhàn)爭中重創(chuàng)了美軍和南韓軍隊。當時美軍和南韓軍基本是清一色的美式作戰(zhàn)軍靴。這些軍靴雖然又耐用,又抗寒,而且對腳步保護性非常好,但是它們比較笨重,不利于長時間步行行軍。
這對于美軍來說也許算不了什么,美軍在二戰(zhàn)期間也是裝備大量的m42型軍靴和m43型高腰作戰(zhàn)靴。這主要是美軍機械化和摩托化程度很高(超過德軍和蘇軍),他們裝備數量巨大的汽車和裝甲運兵車,還可以利用歐洲鐵路運輸線。光是美國在二戰(zhàn)中援助蘇聯(lián)的物資就有吉普車5萬輛,摩托車3萬500輛,牽引車8700輛,卡車37萬5000多輛,讓人大吃一驚。美軍自己裝備車輛的就更不用說了。美國大兵基本不需要像中國士兵一樣長距離行軍,所以結實耐用的軍靴是相當實用的,它的缺點在實戰(zhàn)中暴露并不明顯。
在朝鮮情況就不同了,北朝鮮的地形多山地和高原,加上天氣嚴寒和道路多被破壞,美軍機械化部隊不容易發(fā)揮威力。很多時候美軍無論進攻還是撤退都需要像志愿軍士兵一樣長距離步行,連坦克也多作為自行火炮使用,長期停留在某些地區(qū)開火。
在這種情況下,志愿軍士兵的解放鞋在很多地方就優(yōu)于美式軍靴。由于解放鞋是橡膠和布做成,重量非常輕,遠比笨重的軍靴適合長距離行軍。加上膠底是軟的,膠底的韌性和彈性都很強。它的鞋底相對軍靴鞋底較薄,爬山時候抓地能力自然也比較強。在泥濘的情況下,解放鞋不容易滑倒,而且穿著也相對舒適。
簡單來說,解放鞋很輕便,穿起來可以健步如飛的運動,適合志愿軍的軍事作戰(zhàn)特點。笨重的皮靴皮鞋都無法這么做,尤其長時間爬山非常累人,深受美軍士兵的抱怨。戰(zhàn)后美軍基層士兵曾經強烈要求更換老式的軍靴。
雙方的軍鞋對比,導致志愿軍士兵在山地行軍能力強于同樣步行的美軍。在實戰(zhàn)中,一旦美軍缺乏大量運輸車輛,單單依靠步行行軍的話,很難逃過志愿軍的追擊。
志愿軍進入朝鮮后連續(xù)進行了五大戰(zhàn)役,依靠高速靈活的戰(zhàn)術和行軍能力,將美韓聯(lián)軍全部打回南韓境內,還攻占了南韓首都漢城。
美軍尚且如此,裝備和訓練都大大不如美軍的南韓軍更不用說了。當時的聯(lián)合國軍司令官,美國四星上將李奇微將軍說:南韓軍隊往往對中國軍隊有非常的畏懼心理,幾乎把這些人看成天兵天將.腳踏膠底鞋的志愿軍士兵如果突然出現在南朝鮮軍隊的陣地上,總是把許多南朝鮮的士兵嚇的頭也不回地飛快逃命……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得離中國軍隊越遠越好
美軍朝鮮戰(zhàn)爭死亡3萬多人,各種傷亡總數超過17萬人,而且被迫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糾其原因,還是美軍在戰(zhàn)爭初期無法適應解放軍機動靈活的戰(zhàn)術,吃了大虧,等到找到對付的辦法的時候,已經太晚了(雙方在三八線對峙)。解放鞋的功勞自然也不能忽視。
戰(zhàn)爭中表現出來的缺點
但是,這也并不是說解放鞋就沒有缺點。
所有軍鞋還有幾個重要的要求,就是必須保護士兵的腳部,讓其雙腳不要受傷,染病和過于勞累。但是解放鞋顯然不具備!
為什么呢?因為解放鞋是膠底的,它的軟底,不透氣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弱點。
1.對腳部防護能力差
由于解放鞋是膠的軟底,腳部和地面的撞擊力要大大強于軍靴。
由于是膠底平跟和布制鞋面,解放鞋對腳踝和腳背的保護較差,尤其是前者,如果經常做一些跨越動作,是很傷腳的。如果長距離行走后,士兵腳部會相對比較疼痛,有時候還會出現很多血泡。
老薩知道現在很多高中和大學都搞軍訓,年輕的朋友們應該也有穿過解放鞋長時間運動的經歷,結果不用老薩多說吧。
高強度的激烈運動下,如果穿著沒有鞋跟的平底解放鞋,對雙足的損害還是相當不輕的。
老薩比較喜歡爬山,爬過很多中國的大山。開始沒有經驗,爬山也穿著解放鞋,結果一天下來腳底又酸又痛,嚴重影響第二天的行走。后來在朋友的介紹下,買了一些相對專業(yè)的登山鞋,雖然重一點,爬山耗費的體力多一些,但是對腳步保護較好,一天走下來,腳也沒有那么痛了。
如果在復雜地形長距離行軍,比如石頭很多的山地,膠底鞋的軟底很容易被比較尖銳的石子刺中,導致腳步的受傷受損。對于士兵來說,一旦腳部步受傷,就無法繼續(xù)作戰(zhàn),對于部隊來說,這就是不必要的減員,軍靴靴底厚,有的還有夾層和鋼板,在這方面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
2.不防水,不透氣
膠底鞋和布制鞋面導致解放鞋無法防水,一旦遇到小河,小溪或者下雨,鞋子進水以后就非常難受,而且不容易弄干。
也許有些年輕朋友覺得老薩小題大做,進點水沒有什么,其實這對于士兵是生死攸關的。
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和戰(zhàn)友巴布來到越南作戰(zhàn),年輕的中尉搞笑的告訴他們只要知道兩件事情:一是不要做傻事,比如讓自己被殺的傻事,另一件就是一旦遇到停下定下不行軍的時候,盡量要保證找到干的襪子。
第一件事情也許比較搞笑,第二件事情卻是中尉的經驗之談。
原因很簡單,在電影《兄弟連》里面的巴斯托列戰(zhàn)役中,很多士兵得了著名的戰(zhàn)壕足病。這主要是士兵腳步數小時或者數日暴露在冰冷或者潮濕的環(huán)境中引起的。它是相當嚴重的疾病,輕微的會引起腳部神經肌肉受損,導致雙腳麻木。嚴重的就是腳部肌肉壞死,要截肢的。戰(zhàn)壕足是常見的疾病,這種病造成的減員有時候比戰(zhàn)斗傷亡還多。
所以士兵要盡量保證雙腳的干爽,除了要有干襪子以外,當然也要求鞋子能夠保持干燥。
解放鞋透水性差,根本沒法做到,而且他還有透氣性差的問題。
很多老百姓對解放鞋最大的意見就是穿了特別容易腳臭,也容易得上腳病。
這仍然還是解放鞋膠底不透氣,透水性差造成的。
解放軍海島登陸作戰(zhàn)訓練。其實在這種環(huán)境下,解放鞋是非常不能勝任的。
3.不耐穿,很容易磨損
布面膠底鞋的耐磨性當然不能跟皮鞋或者皮靴相比。
解放軍戰(zhàn)士的訓練比較艱苦,解放鞋隨著高強度的訓練磨損很快,二三個月壞一雙鞋還是很常見的。
相對動輒可以穿個十年八年的軍靴來說,解放鞋然現差了幾個檔次。
對于士兵來說,激烈的戰(zhàn)斗中,由于戰(zhàn)術動作比平時更為猛烈,鞋子較平時更容易磨損。實戰(zhàn)中一旦鞋子壞了,就是非常大的問題。除了紅軍長征時代,現在還沒有聽說哪個士兵會多帶一雙樣式相同的鞋子在身上的。
除了作戰(zhàn)以外,解放鞋作為訓練用鞋,應該盡量耐用一些,畢竟還有成本考慮在內。
解放鞋的民用
不過解放鞋還是相當實用的,除了軍隊大量裝備以外,在建國以后的很長時間內,解放鞋成為專業(yè)和業(yè)余運動員的主力用鞋。很多大型比賽中,都可以看到解放鞋的身影。解放鞋質量比較好,也成為很多普通市民的用鞋,解放鞋耐磨又輕便,而且價格低廉,深受老百姓的喜歡。
尤其是城鎮(zhèn)的體力勞動者和農民,當時的數據統(tǒng)計顯示,農民穿解放鞋的有百分之四十,城市體力勞動者穿解放鞋的高達百分之九十。
當時質量最好的解放鞋,當然還是解放軍的軍工廠生產的。由于當時軍工廠嚴格把質量關,這些解放鞋比民用的要耐用的多,一般老百姓是買不到的,想買還要托關系,走后門。
文革時期,由于解放軍大量進入地方事物,軍政干部充斥著地方機關。一身綠色軍裝,漂亮的軍帽,嶄新的武裝帶和解放鞋都是身份的象征,也成為一種人人向往的時髦裝束。
如果誰能穿上一雙軍用解放鞋走在大街上,就像現在穿一雙最流行的耐克球鞋一樣,會引起很多人羨慕的眼光。
改革開放以后,解放鞋大量轉為民用。一雙10塊錢的解放鞋仍然在農村大量使用,很多進城打工的民工舊穿著便宜又實用的解放鞋。但是,隨著新式旅游鞋,運動鞋的大量生產和大幅度降價,解放鞋生產的數量越來越少。目前還有數量不少的解放鞋出口到越南,緬甸,非洲等不太發(fā)達的第三世界國家。解放鞋的實用性還是相當值得稱道的。
使用和落后
當然,解放鞋也不是萬能的,他是舊技術條件下的產物。對比當時世界其他軍事大國,我們顯然落后了很多。
早在二戰(zhàn)中,各主要參展國包括德軍,美軍,蘇軍甚至日軍都大量裝備皮鞋和軍靴。
二戰(zhàn)結束以后,以美軍為首的西方陣營大大發(fā)展了軍靴技術,讓起最大程度克服自身的缺點。
50年代美軍的作戰(zhàn)軍靴還是牛皮的,不但重量大,穿著走路很費勁,而且透水性很差,也不能有效防滑。
越戰(zhàn)開始以后,美軍在越南叢林山地水網中,被這種該死的軍靴搞得狼狽不堪。美軍裝備部門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推出了全新的熱帶作戰(zhàn)軍靴。它改用防潮尼龍和皮革制成,又透氣孔和防滑特殊鞋底,鞋底甚至裝有一塊薄薄鋼板,防止被復雜地形的灌木扎傷腳部。這種熱帶軍靴在越南戰(zhàn)爭中口碑相當好,深受美軍喜愛。
除了熱帶作戰(zhàn)軍靴以外,美軍還有一系列成熟的軍鞋裝備。比如著名的沙漠軍靴,它采用橡膠軟底,鞋面裝有新式拉鏈和搞笑涂層防止沙石進入。該靴散熱性和偽裝行都很強,特別適合在沙漠作戰(zhàn),在海灣戰(zhàn)爭期間也大顯神威,
美軍精良的沙漠軍靴
除了這些以外,美軍常見的裝備還有雪地保溫軍靴,他們采用新式合成材料,即使在零下25到60度也可以保證士兵腳部的溫度,防凍防滑,可以在冰雪上高速行走。
還有非常使用的美式山地登山靴,防雷靴等等。
對于美軍來說,他們的部隊已經完全實現機械化,摩托化,除了少數山地部隊,特種部隊以外,普通士兵需要步行長距離的行軍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而對于戰(zhàn)斗中需要步行數公里到十幾公里的距離,軍靴也完全可以勝任。
對于中國陸軍來說,也許80年代以前,還遠遠沒有實現機械化和摩托化。雖然解放軍從1955年開始編組摩托化部隊和機械化部隊,但是絕大部分部隊仍然是以騾馬化為主。所謂騾馬化,就是步兵行軍依靠步行,重武器裝備(重機槍,火炮等)依靠騾馬運輸。1985年前,解放軍的師團營連都有軍馬和馬廊,有專門的馬夫和軍隊獸醫(yī)院。甚至連營指揮員都沒有指揮車,很多時候靠騎馬作戰(zhàn)。
1985年之前,解放軍總體作戰(zhàn)理論還是基于所謂全民的動員的國家防御戰(zhàn)。但是進入改革開放以來,尤其美軍依靠技術的優(yōu)勢幾乎毫無損失的擊潰中國的同門師兄弟伊拉克(伊拉克和中國都是建立了以蘇式裝備和蘇式理論的作戰(zhàn)部隊,伊拉克本國還有大量中國制造的武器,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無論蘇式還是中式武器都是不堪一擊),這些都給抱著傳統(tǒng)觀念的中國解放軍巨大的震撼。
對越作戰(zhàn)中,由于越南地形和政治的特點,解放軍仍然以傳統(tǒng)的方式作戰(zhàn)。穿著解放鞋的解放軍戰(zhàn)士在越南復雜地形高速穿插,19天內迅速擊潰越南北部衛(wèi)戍部隊,占領越南北方諸省,攻占軍事重鎮(zhèn)諒山,殲滅越軍正規(guī)軍4萬多人,俘虜3000人,殲滅越軍民兵過萬。但是,實戰(zhàn)中解放軍顯示的問題多多,不管裝備,戰(zhàn)術,后勤等等,不但落后于西方國家,和征戰(zhàn)多年的越軍也有一定差距。解放軍雖然兵力占有相當的優(yōu)勢,在戰(zhàn)斗中也傷亡了近3萬人,其中犧牲7000人。要知道,他們的對手并非越南一流主力部隊(越軍精銳10多萬主力都在柬埔寨圍剿紅色高棉)。
此戰(zhàn)是解放鞋的最后登場,實戰(zhàn)中,解放鞋表現平平。尤其在越南復雜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形穿插行軍時,解放鞋的透水性差,對腳部防護差的缺點顯露無疑。
解放軍高層居安思危,開始全方位的軍事改革。
1985年解放軍宣布完全實現摩托化,淘汰了騾馬化,前后長達30多年。所謂摩托化就是步行不用在靠鐵腳板行軍,而主要依靠汽車代步,重武器裝備也有汽車運載。在摩托化普及的
同時,解放軍也編組了大量的機械化部隊。所謂機械化部隊就是利用履帶車輛代步,一般來說,摩托化部隊機動性隨好,但是戰(zhàn)斗力較弱。汽車只是運載工具,沒法作戰(zhàn)也沒法防御。機械化部隊的履帶運兵車和步兵戰(zhàn)車則不同,他們除了可以大量運載士兵以外,還可以配合裝甲部隊有效作戰(zhàn)。目前為之,已經有數量不少的機械化旅和師。
解放軍已經脫離了靠腳板長距離步行的時代,那么解放鞋的優(yōu)點似乎無法顯示出來,淘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中越戰(zhàn)爭是解放鞋最后一次參戰(zhàn),它在潮濕的叢林中表現平平。
淘汰
中越戰(zhàn)爭之后,中國軍事高層隨即開始軍事改革,老式的解放鞋自然也在淘汰的行列中。
但是一次更換數百萬雙軍鞋,也并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新的產品如果不能大大超過解放鞋,還是不能雖然換裝的。
解放軍裝備科研部門經過多年研究,終于在1999年推出全新的一款作戰(zhàn)鞋,2004年正式淘汰解放鞋,換裝該鞋,也就是著名的99式作訓鞋。
99式作訓鞋研究了解放鞋的優(yōu)缺點,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革,共取得國家專利6項,在10項關鍵技術上超越解放鞋,它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膠底解放鞋。
99式鞋底比解放鞋厚的多,是短纖維增強型發(fā)泡橡膠新材料,并且采用模壓硫化,內底為海綿,繃幫,粘貼二次硫化成型,鞋面為迷彩帆布面,所以有時候也被成為迷彩膠鞋。鞋底用新式防滑紋,和解放鞋最大不同的是它有鞋跟。
這種鞋子設計時候考慮旅游鞋,運動鞋和傳統(tǒng)解放鞋的特點,特別增強了對腳踝和腳背的保護。雖然底厚,但是由于新式的設計,該鞋抓地力強于傳統(tǒng)解放鞋,運動性能更強。該鞋采用抗菌劑,防腳臭和防細菌感染能力也更強。他的穿著更舒適。采用新型應用化學纖維材料,讓它的耐用性更強,一雙鞋可以穿很久。但是,99式仍然不能有效防水,雖然鞋面和解放鞋相比很容易曬干,而且有99式高腰鞋的設計(防止水進入),但是訓練作戰(zhàn)時候仍然很不方便。
中國解放軍從建國初期開始裝備解放鞋以來,到2004年總裝備部下令淘汰全部解放鞋。這種簡單廉價的膠鞋持續(xù)裝備了解放軍。
50年多,軍隊里面除了裝甲兵,傘兵,水兵等少數特殊兵種以外,作戰(zhàn)部隊沒有裝備過作戰(zhàn)軍靴。
主要還是從成本上面的考慮。一雙解放鞋是相當便宜,一雙皮鞋和皮靴的錢可以買好幾雙解放鞋或者99式作訓鞋。在民間一雙高檔點的軍靴要買到100多到200多元,一雙解放鞋最多20多元,99式一雙也不過40多元。
新式的99作訓鞋,現在部隊戰(zhàn)士穿的都是它。
但是,全世界其他各大國大量裝備軍靴的事實,說明裝備軍靴還是有相當的道理的。隨著解放軍大量新編新式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傳統(tǒng)意義的步兵越來越少,依靠腳板行軍上百公里基本不太可能了。
中國方面在改革開放以后,也進行了少量軍靴的裝備。比如有示范性質的駐港部隊裝備了97式作戰(zhàn)軍靴,該靴式放水牛皮和放水帆布制成,鞋底有防刺夾層,各方面和其他國家的軍靴差別不大。
但是97式軍靴沒有大量裝備部隊,基層部隊訓練還是大量使用99式作訓鞋。
這種和世界潮流背行的情況,自然是不應該有的。
2007年,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決定進行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共644個品種的全面換裝。該計劃三年內完成,其中自然也包括先進的作戰(zhàn)軍靴。
解放鞋將永遠成為解放軍歷史上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神話傳奇了。
上一個:閑魚賣沒有條碼的書怎么辦(閑魚賣舊書無條碼怎么操作)
下一個:德國rexroth電磁閥3we6a52/ag24nz4

外置硬盤干啥的好,外接硬盤有甚么用
如何以公司的名義注冊域名 注冊公司域名多少錢
著作權侵權好判斷嗎
明太祖于一三九一年廢團茶改為散茶
為什么同茶、同具、同水你泡的茶就是沒有別人泡的好喝
元器件交易網站哪個好?主要看那些指標?
德國wasi螺栓
LS落砂耐磨試驗機設備用途
努比亞z7刷機成磚怎么辦,求救啊 刷機變磚頭了 怎么辦 在線等
櫻桃葉部病害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