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
危害桃、板栗、蘋、柿、梨、李、松類物及桃樹嫁接苗等。
危害特點(diǎn):每年發(fā)生代數(shù)較多,且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樹皮縫隙內(nèi)過冬。來年5、6月間化蛹羽化。成蟲夜晚活動(dòng),有趨光性,產(chǎn)卵于果面。幼蟲孵化后,蛀入果實(shí),可將果肉吃空,并排出大量蟲糞堆積果面,一果蛀空后又轉(zhuǎn)移別果,一條幼蟲一生可食害2-5個(gè)果實(shí)。老熟幼蟲在果內(nèi)或果園受害最重。為害松樹時(shí),在嫩枝上吐絲綴葉,蛀食嫩莖,造成無正頭的叢狀。
防治方法 :
1、幼蟲孵化后,噴敵百蟲或殺蟲迷1000倍液。
2、冬季刮除老樹皮,消滅過冬幼蟲。
3、為害松梢時(shí),及時(shí)剪除。
大青葉蟬
危害桃、國槐、海棠及桃樹嫁接苗等。
危害特點(diǎn):成蟲和若蟲危害葉片,刺吸汁液,造成褪色、畸形、卷縮、甚至全葉枯死。此外,還可傳播病毒。
防治方法:
1、夏季燈火誘殺成蟲。
2、噴灑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