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喝茶時有開封馬上喝茶的習(xí)慣,這對于輕發(fā)酵的茶類來說沒什么毛病。但是像普洱這樣的茶類,特別是陳放多年的老普洱古樹茶,開封即喝不單單是口感不佳,還常常能喝出異雜味或是鎖喉的感覺。
有的新入普洱茶坑的朋友,會覺得這么珍貴的陳年老普洱醒茶豈不是會造成浪費?這你就錯了!
其實沒有經(jīng)過醒茶的老普洱,還沒有從沉睡中蘇醒。這時候沖老普洱的茶香本味沒有出來,反而會喝出茶葉在長期存放過程中凝結(jié)的不好的滋味、雜氣、成分,幾泡之后茶葉恢復(fù)活性但能喝的泡數(shù)卻損失了好幾泡,這就真的是一種浪費了。
醒茶和不醒茶的區(qū)別很大
說到醒茶,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為何要醒茶。
醒茶,關(guān)鍵在:醒
通俗的講,醒茶就是讓沉睡或者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水分的接觸,慢慢蘇醒過來,使沖泡出的茶湯口感更加和諧,香氣更舒暢。
醒茶的妙處有三:
一是,讓茶葉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fù)自身的的活性;二是,揮發(fā)掉茶葉在陳化過程中凝結(jié)的不好的滋味、雜氣、成分;三是,讓茶葉更松散,更易出湯。
茶葉醒得好,口感提升一個層次不是問題。
醒茶的好處我們都知道了,那么不醒茶喝起來又是什么口感呢?
沒醒過的茶口感上的微苦微澀會變得明顯,煙味和澀感偏重。茶湯呈明顯的倉味和陳味或其他雜味,亮度與飽滿度降低,很大程度的影響口感和滋味。
沒醒的茶輕則出現(xiàn)香氣不顯、口感層次單薄一些、茶氣輕一些,很難喝到一款茶原本的茶性。重則會在喝茶后出現(xiàn)咽喉間過于干燥,吞咽困難、喉嚨緊縮甚至有發(fā)癢、疼痛等感覺,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鎖喉”。
試過被茶湯“鎖喉”的朋友一定會明白其中的酸爽,所以醒茶是相當(dāng)重要的。
醒茶的方式
對于老茶客來說,醒茶便是再熟悉不過了,醒茶方式有兩種:
干醒
指沖泡前的喚醒工作,具體要經(jīng)過撬緊壓的茶、攤開透氣、罐裝等工序;
濕醒
潤茶,也叫洗茶。在干醒的基礎(chǔ)上,用適宜的水及溫度使葉片舒展,洗去茶葉表面的浮灰,最終在正式?jīng)_泡時茶能夠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濕醒也分為悶香以及溫潤兩種醒茶方法。
不同的類型不同的方式
普洱茶的醒茶因為制作工序、存放時間以及原料等級等原因也有所不同:
生茶和熟茶的不同
濕醒生茶雜味少用蓋碗,熟茶雜味、堆味較重,用紫砂壺可去除雜味。
小貼士
正常情況下,用蓋碗和紫砂壺沖泡的新熟茶,口感會有很大的差別。
新茶和老茶的不同
老茶無論生熟皆用紫砂壺為佳,這是因為老茶會沾染一些雜味,利用紫砂壺可提純。新茶則分生熟,方法與上文生茶和熟茶的醒茶方法一致。
不同等級原料的不同
新茶、嫩茶、新茶、春茶、芽頭較多的茶、宮廷級別的茶用較低水溫來潤茶。
夏秋茶、芽頭較少的茶、老黃片、陳香磚、棗香磚等用較高的水溫來潤茶。
看茶做茶、看茶潤茶、看茶泡茶,道理是一樣的。
醒茶的本意無非就是讓普洱茶從沉睡和封存中醒來,還原茶葉的本質(zhì)和原味。
許多資深老茶骨從自身幾十年的喝茶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自己的獨門秘籍,更有甚者的方法效果比我們一直用的好很多。歡迎大家與我們一起分享、探討和談?wù)?,為中、低段位的茶友分享更多更妙的醒茶方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