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種植后在相宜的環(huán)境前提下生長出大量的新根系,表示植物已經(jīng)成活,可進入正常治理。
3.幼苗移栽首先,預(yù)備好兩盆凈水。將泥土栽植的花卉連同土塊從花盆中掏出,立刻浸入凈水中,使土坨疏松。在水中輕輕抖動根部,并用手摘除根上的泥塊,最后用凈水沖刷干凈,剪除損傷的爛根、枯葉,操縱時不要損傷主根。種植時最好用花卉消毒液浸泡后再種植,可以用0.1%的高錳酸鉀或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溶液消毒根部20分鐘,將根部用水沖刷干凈,再晾干根部表面的水分。在容器的底部放入邊長為1厘米左右的膠體方塊,高度為總體積的1/3左右。放入植株,使根系充分舒展,然后填入邊長為1厘米左右的膠塊,輕輕振動花盆,使根系與膠塊緊密親密接觸,適當露出根莖部,向上輕提植物,使根系順暢,再用手輕輕壓實膠塊。栽培后3至5天為恢復(fù)期,最好空氣濕度控制在80%以上,可用薄膜籠蓋保濕。
2.扦插對于比較輕易生根的植物可剪取枝條,扦插于邊長為1厘米左右的膠體方塊上,常規(guī)薄膜籠蓋保濕,植物生根的速度顯著快于泥土扦插。采用此法出產(chǎn)的產(chǎn)品具有整體美觀、本錢低的長處。
1.播種把浸泡好的膠體用刀切割成可在容器的底部鋪3厘米以上的厚度。把經(jīng)由處理的種子或干種子平均地撒播于膠體表面,再用大小一致的膠體顆?;\蓋,厚度為1厘米左右,在相宜的環(huán)境前提下,種子就會發(fā)芽生長。
用純清水或蒸餾水浸泡24小時后的膠體透明有光澤,根據(jù)植物的特性,將膠體系體例成不同大小的顆粒狀。水晶膠宜放于陰涼、干燥處密封貯存,可以保留2年以上。最好不用自來水浸泡,由于自來水中含有用于次氯酸根離子,對膠體有漂白作用,會加速褪色。水晶膠吸水量為自重的50至70倍,達到吸水極限后就休止吸水,但即使水分過多也不會像水晶泥一樣變軟,成爛泥狀。
植物水晶膠是采用高科技方法合成的一種膠體狀物質(zhì),沒有氣息,可為植物生長提供各種充足的營養(yǎng)、水分和氧氣,對環(huán)境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