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廷坊普洱茶尚廷坊普洱茶昨天
普洱茶苦澀,這話并不假。普洱分生熟,生茶未經(jīng)渥堆發(fā)酵,并且自身內(nèi)含的苦味、澀味物質(zhì)比其他類別的茶葉更豐富,苦澀味也更重。
但如果你手中的普洱茶,入口苦澀,遲遲沒有回甘,苦感像粘在口腔內(nèi)壁一樣難以散去,那就一定是有問題了。
所以普洱茶苦澀難化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
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就是我們的第一反應(yīng):這個茶質(zhì)量不好,我上當受騙了,其次還有個原因是大家可能會想不到的,那就是你的泡茶手法出了問題。
在沒有經(jīng)驗的情況下,泡茶無法控制好茶葉的苦澀度,喝的時候感覺苦澀味停留時間太久,這時候可能就會分不清究竟是沒有回甘還是回甘太慢。
一款好茶由于泡茶手法和經(jīng)驗不足也可能讓人感覺“苦澀難化”,所以我們在泡茶時,尤其是剛開始喝普洱茶的朋友,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泡茶手法。
泡茶步驟
第一步是撬茶,以餅茶為例,如果撬茶手法不當,會導(dǎo)致很多茶葉被撬碎,碎掉的茶葉往往內(nèi)含物質(zhì)浸出度高,浸出速度快,苦澀的濃度自然也會更高。
所以建議大家用茶針或者茶刀來撬茶,平行于餅面入刀,如果撬出的茶片面積過大,可以用手橫向輕扯開,盡量不破壞茶葉條索。
第二步,在選擇茶具的時候,建議新手不要用紫砂壺來泡茶。因為紫砂壺對泡茶的手法技巧要求比較高。
紫砂壺的密封性保溫性好,稍微不注意茶葉容易被悶過頭。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口大壁薄的蓋碗來泡茶。
第三步,普洱茶都要有醒茶這一步,也就是洗茶。洗茶這個步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快速出湯,不要悶泡,更不需攪動。
第四步,泡茶我們用沸水沿“杯壁下流”,讓水順著蓋碗邊上緩緩注入。
如果我們不是喝老茶的話都可以用這個手法,不讓沸水直接接觸茶葉,這樣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不會因沸水在茶面的沖燙而迅速浸出。
讓每一泡的濃度更加均衡,前幾泡不會太濃釅,最后幾泡茶味不至于太單薄。
在出湯后,蓋碗的蓋子要拿下來,放在一旁以防悶過度,最好是連蓋碗的底托也不要用,這樣散熱更快。
其實控制普洱茶苦澀度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三個字“不要悶”,好茶的浸出物足夠豐富,幾秒就足以讓茶湯滋味十足,時間越久入口反而不適。
在這里建議大家如果喝到了苦澀太重的茶,先嘗試對照糾正自己的泡茶手法,這樣做也是為了不“冤枉”一款好茶。
所以有時我們在茶店試茶覺得好喝,買回家反而沒當時那個味道,不要沖動地直接去質(zhì)疑店家掉包以次充好,可以先自我糾差一下。
但如果泡茶手法正確的情況下,茶仍然苦澀不化,那就反向證明這個茶確實有毛病,再去算賬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