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張座椅,一本書,一杯清茶,一縷陽光,三個人,人生幸福莫若如此。
如此紛繁的塵世,不在乎功名利祿金銀財寶,不涉足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執(zhí)兩雙手遠離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尋一方凈土,便是一輩子,多少人曾對自己許下這般的承諾。何時,一點點背叛了諾言不可自拔,背離了最初的夢想執(zhí)迷不悟,別墅洋樓寶馬奔馳·嬌妻美妾·權利地位·奉承拍馬......一切的一切,真的那么無可替代難以舍棄嗎?
那些告別了校園的朋友同學們每每遇到總悔恨的說要珍惜學生時代,踏入社會就完全萬劫不復顛覆三觀了。到底是什么毀了曾經(jīng)單純而不諳世事的那些年的堅持,是人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變了人,我不想深入探究所謂的“物質(zhì)意思”問題。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混濁唯我獨清”,我們?yōu)楹尾豢梢允沁@一枝獨秀,若皆如是,邪如何壓正,為何偏偏讓棱角刺破了生命的本質(zhì)。性善論也好,性惡論也罷,后天不是這樣培育我們的。社會,不過是自欺又欺人的借口而已,卻被堂而皇之被用濫并如病毒陸續(xù)傳染還遺傳代代。
也許有人質(zhì)疑如此言語過于偏激難免有刻板效應,只是當圍觀者多余援助者時,不得不讓我提及魯迅在日本求學時中國人圍觀日本槍殺自己的同胞卻拍手叫歡的場景,憤怒的不過寥寥無幾的文人墨客;當“狼來了”的欺騙甚至訛詐不再是寓言時,道德法律與國民素質(zhì)該怎樣用高度去概括呢?掃黃打黑此起彼伏,可是,陽光下的正義不過是黑色斑點的掩蓋。我不禁想起“紅學會”與新版“紅樓”的各種復雜關系,礙于種種原因也就不便說什么了,不過我想大家也是略知一二的吧,這便是當代有威望的知識分子。
孩子,學生,青年;官府,軍隊,佛家人......那顆赤子之心,被什么奪走了?也許是所有人,也許是沒有人。怎么活,也不過是一百年,你以死亡終結(jié)了解脫了一了百了,可是地球繼續(xù)不停轉(zhuǎn)動,國家需要繼續(xù)走動,只是前進還是倒退更甚者是滅亡了我們都不得而知,何不為這片土地積淀盡管細微的火光照亮未來的路。世界如何,不該迷失自己!